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中秋》诗,以中秋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局的忧虑。首句“中秋酒盏聊乘兴”描绘了在中秋佳节,诗人借酒浇愁,暂且放下日常的忧虑,寻求片刻的欢愉。然而,“南国兵戈未息机”一句则揭示出国家战事未止,社会动荡不安,这与节日的欢乐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作客惯看吴地月”表达诗人漂泊异乡,常常见到吴地的明月,勾起思乡之情。“忧时重泣楚臣衣”借用楚臣的典故,寓含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愤的情绪。
“远江天入星河湿,高木吟回风露稀”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远处的江面映照着星空,仿佛连天边的露水都沾染了哀愁,高树间传来的虫鸣也显得格外凄清。
最后,“一望沧洲终自好,百年只漫钓鱼矶”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乱世,也希望能在晚年找个安静的地方,如钓鱼矶般度过余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