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延祐元年从先兄正献公入汴始识彦辉吴徵君是岁故中丞马公伯庸今翰林学士谢公敬德国子博士王君师鲁乡贡河南行省迄今二十五年予再以按行至汴居监察行院去徵君所居仅半里犹以公事未毕尚迟于请见时马公亦薨谢王在馆阁感念存殁赋唐律一首先遣持遗徵君正之

二十年前入汴州,梵王仙馆涉春秋。

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

金马石渠伤远别,丘山华屋动新愁。

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诗,题为《予以延祐元年从先兄正献公入汴始识彦辉吴徵君...》,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交往的回忆以及时光流转后的感慨。首句“二十年前入汴州”点明时间跨度,二十年后再次来到汴州,引发对往事的追忆。

“梵王仙馆涉春秋”暗示了当年与吴徵君等人在文化氛围浓厚之地共度的时光,充满了学术与友情的气息。“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描绘了汴州的繁华景象和友人家中的精致装饰,体现了当时的生活情趣。

“金马石渠伤远别,丘山华屋动新愁”表达了对旧友离别和自身宦途变迁的哀愁,以及对故人的深深怀念。“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借女子的视角,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吴徵君的思念,希望他能如陈登(元龙)一样有高远的志向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仲宣楼登眺

国家全盛似金瓯,江汉澄清控上游。

帝子几时临北渚,庾公何处倚南楼。

云来巫峡祠空在,霜落荆门树自稠。

持节重来纾四望,孤怀别有凭阑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左司李重贤远清亭

亭下盆池漾绿光,红妆翠盖似横塘。

不须玉井十丈藕,自有鉴湖五月凉。

座上莫闻金鼎篆,尊前仍注碧兰香。

主人逸兴幽人句,多幸俱留百世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武昌近城阻风雨三日不得到城下遣兴一首山南佥宪之行

五月江风多自南,停舟滞雨兴难堪。

吕公矶送惊心浪,大别山凝扑面岚。

北海酒尊空已久,善和书册远谁探。

妻儿不解穷通理,看挂明朝十日帆。

形式: 七言律诗

当阳道中

路指沮漳散马蹄,园林芳润称幽栖。

浅山有势藏杉冢,细水无声过稻畦。

病暍久忘河朔饮,贪眠常恶汝南鸡。

莫嗟六辔多匆遽,犹暇寻诗泚笔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