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名为《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书来聊得慰怀思”,诗人通过收到友人的书信,暂时缓解了内心的思念之情。接着,“清镜平明见白髭”一句,诗人通过照镜子看到自己鬓角的白发,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也是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明亮的月光、高耸的楼宇、热闹的燕市与清冷的梅花、宁静的草堂、孤独的诗人形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明月高楼代表了繁华与热闹,而梅花草堂则象征着孤独与静谧,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两句,诗人感慨于自然风光的多变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对年轻一代的活力与热情表示赞赏。这里的“儿女青红”可能指的是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也可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一句,诗人以松树为喻,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经受严冬考验的精神品质的赞美。松树生长在涧底,历经风霜而不倒,其枝条在寒冷的季节依然挺立,象征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困境中坚持自我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