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昌列宿徵还日,洛浦行云放散时。
鹓鹭上天花逐水,无因再会白家池。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池上送考工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创作于唐朝。诗中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特定人物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不舍。
首句“文昌列宿徵还日”中,“文昌”指的是古代星官名,诗人借此暗示时间流逝,朋友即将离别。"徵还日"则表明了送别之时的不易与迫在眉睫的分别。
接下来的“洛浦行云放散时”描绘了一种恬静自然的景象,“洛浦”指的是洛阳附近的河流,"行云放散时"则是通过水面上的浮动之物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送别的情境。
第三句“鹓鹭上天花逐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鹅鸭戏水的景象,借此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情怀。这里的“花”可能指的是水面上的落叶或是波纹,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末句“无因再会白家池”,表达了对未来重聚无着落之感,"白家池"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象征着友情和记忆的寄托。"无因"则传递了一种无缘重逢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抒发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聚之可能性的怀疑与无奈,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獭捕鱼来鱼跃出,此非鱼乐是鱼惊。
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
何言此处同风月,蓟北江南万里情。
朱栏映晚树,金魄落秋池。
还似钱唐夜,西楼月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