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五)

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

嫁作荡子妇,寒机泣到明。

绿琴蛛网遍,弦绝不成声。

想见鸱夷子,江湖万里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你的诗歌如同美丽的容貌,还未出嫁就已令人心动。
她嫁给了放荡不羁的人,纺织机边常伴着哭泣直到天明。
绿色的古琴上蛛网密布,琴弦断了,再也弹不出声音。
我想象着范蠡那样的人,他的心志在那广阔的江湖之间。

注释

公诗:指诗人的诗歌。
美色:形容诗的优美动人。
未嫁已倾城:比喻诗才出众,还未公开就已吸引众人。
荡子妇:指行为放纵不羁的丈夫。
寒机:纺织机,代指日常生活。
泣到明:哭泣到天亮,形容生活艰辛。
绿琴:绿色古琴,泛指乐器。
蛛网遍:形容琴弦上积满尘埃和蛛网,暗示琴已废弃。
弦绝:琴弦断了。
鸱夷子: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泛指有江湖漂泊经历的人。
江湖万里情:广阔江湖中的情感,可能指自由自在的生活或壮志豪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五)》中的片段,主要通过比喻和叙事手法来表达情感。诗人将刘景文的诗比作美丽的女子,还未出嫁就已引人注目,暗示其诗才出众。接着,将她比喻为嫁给浪荡子的女子,暗示她的才华被埋没,如同寒夜中纺织机上的女子,辛勤劳作却无法发出声音,表达了对刘景文才华被忽视的同情。

"绿琴蛛网遍,弦绝不成声"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境况,如同绿色的琴上布满蜘蛛网,即使有绝妙的技艺也无法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最后,诗人以“想见鸱夷子,江湖万里情”收尾,借“鸱夷子”这个典故,暗指刘景文如范蠡泛舟江湖般的自由自在,希望能有更广阔的天地展现他的才华,寄托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刘景文的才华,同时也寓含了对他的命运感慨,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四)

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

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

千户非无相,五言空有声。

何时郭池晚,照影写閒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三)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馀城。

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

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二)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

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一)

黄浊归大壑,涟漪绕重城。

西风一横笛,金气与高明。

归鸦度晚景,落雁带边声。

平生知音处,别离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