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益母草》诗,通过对益母草的描绘,展现了其药用价值和神奇功效。首句“有草人不识,弃之等蒿莱”表达了益母草被忽视的境遇,如同寻常野草一般被人遗忘。然而,“时来见任使,到口生风雷”则揭示了其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同带来生机与力量。
接下来的诗句“溲也佐未足,益以蜜与醅”描述了益母草在调和药方中的作用,即使是最简单的配伍也能增强疗效。诗人强调了它的滋养作用:“生者得其养,死者无遗胎”,即无论是活人还是亡者,都能从中获益。
诗人将益母草与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岐伯和黄帝相提并论,称其为“夭札”,意指它对疗愈疾病的重要性。“一物具一周,神功不可猜”高度赞扬了益母草的全面效用和难以揣测的神奇力量。
最后两句“佳名夙所慕,广济真天才”表达了诗人对益母草这一名称的仰慕,以及它广泛济世救人的卓越品质,认为它是真正的天才药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赞美,既揭示了益母草的实际价值,又寓含了诗人对传统医药智慧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