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瘦马行秋遍。镇悤悤、庾郎愁老,长卿游倦。

回首秦楼箫声冷,锦瑟华年一箭。

料衫上、舞红都变。

宿酒醒时嘶骑晓,记绿杨残月江南岸。

春去也,杜鹃唤。缃桃谢后歌尘散。

枉逢人寻消问息,断鸿难倩。

辜负萧娘临歧语,薄命累侬书剑。

更休赋、梨花秋苑。

凉到天涯双鬓影,笑西风也自飘零惯。

又吹落,碧云片。

形式:

鉴赏

这首《贺新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以秋景和人物情感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个人感慨。"瘦马行秋遍"描绘了一匹瘦弱的马在秋日里孤独地行走,暗示了词人自身的漂泊之感。"庾郎愁老,长卿游倦"借用了庾信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无奈。

"回首秦楼箫声冷,锦瑟华年一箭"通过秦楼的冷寂箫声和锦瑟的美好年华比喻,传达出青春不再的哀伤。"舞红都变"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变迁和物是人非。"宿酒醒时嘶骑晓,记绿杨残月江南岸"则勾勒出清晨酒醒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对江南旧日恋情的回忆。

"春去也,杜鹃唤"以杜鹃鸟的啼叫象征春天的离去,增添了悲凉气氛。"缃桃谢后歌尘散"写桃花凋零,歌声消散,暗示了繁华落尽的失落。"枉逢人寻消问息,断鸿难倩"表达了词人不愿再被他人打扰,而自己如同断鸿般难以寻找归宿。

"辜负萧娘临歧语,薄命累侬书剑"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感叹。"更休赋、梨花秋苑"借梨花凋零暗指自己的境遇,秋苑的凄凉映照着词人心境。最后,"凉到天涯双鬓影,笑西风也自飘零惯"以自我嘲笑的方式,表达对生活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秋景和人物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对过去的追忆。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

天际孤云,比倦客、心情更懒。

镇霜娥、夜鸣刀尺,翠芜催剪。

秋色西来砧杵急,春明北望觚棱远。

只难忘、江上旧鸥盟,蘋花晚。题柱志,成依黯。

登楼赋,添悽惋。又黄花开到,天涯池馆。

待送孤鸿鬼雪碛,曾骑匹马穿云栈。

问秋心、一片在谁家,吹芦管。

形式:

满江红(其二)登榕城戍楼作

斗大孤城,经几度、英雄血战。

都付与、边城拥戟,野花缠箭。

洗马寒江波万顷,栖鸦坏堞云千片。

对西风、有客赋登楼,同王粲。飞鸟外,苍烟淡。

斜照里,青芜暗。记小车山路,冷枫红遍。

桂树空成招隐句,榆关未了封侯愿。

到而今、辜负虎钤篇,龙泉剑。

形式:

选冠子.赠韦伯谦学使

花国呼莺,木天栖凤,风流跌宕如许。

烟峤千重,星轺万里,小憩瘴云深处。

闻道璇闺,吟鸾有伴,分得笔端眉妩。

怪添香、少个清娱,多恐回文寄与。

镇此际、塞管秋声,宫袍春色,回首东华尘土。

网罢珊霞,归依珂月,留作黑头公辅。

谁怜破帽,天涯才退,江淹别怀凄苦。

待相逢、燕市酒边,剪烛话黔山雨。

形式:

声声慢.秋声,用蒋竹山体

雁外关河,蛩边院宇,和思念领略秋声。

残照霜芜,疏林尚剩蝉声。

流年暗中偷换,漫催成一片砧声。

龙城远,想西风铁马,鼓角边声。

回首故园三径,记松阴暝翠,夜涌涛声。

老屋灯幽,等闲抛却书声。

天涯独欹倦枕,把闲愁分付江声。

愁未了,上吴船,又听雨声。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