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竹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寺庙荒废,竹子失去生机,权贵之家,你又为何停留?
霜冻下的竹根逐渐被砍伐,即使秋风吹过,玉立的竹子仍发出清脆的声音。
江南的苦吟诗人,你将在何处飘零,让思绪无尽地流转?

注释

寺废:废弃的寺庙。
竹色死:竹子失去生机。
宦家:有权势的家庭。
宁尔留:为何还停留。
霜根:经霜的竹根。
斧:斧头,指砍伐。
风玉:比喻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敲秋:在秋风中发出声音。
江南:江南地区。
苦吟客:忧郁的诗人。
何处:哪里。
送悠悠:让思绪飘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斫竹》,通过对一片废寺中的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这两句突出了寺庙荒废,竹子也失去了生机,只剩下一片萧瑟之声,而那些曾经在这里居住的人们却已无迹可寻。这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往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哀叹。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寒风中的凄凉,霜冻根部,斫剪声中透露出一丝生机,而风中传来的声音却如同玉石敲击一般清脆,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生命力与时光消逝之间挣扎。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自称为“苦吟客”,在江南这个意境丰富的地方寻找着自己的诗歌灵感,但又感到无从寄托,只能任凭那份淡淡的忧愁随风飘散。这不仅是对个人的情感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废寺中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物是人非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古道傍作

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

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红尘送马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春申君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春尽途中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晚题韦家亭子

拥鼻侵襟花草香,高台春去恨茫茫。

蔫红半落平池晚,曲渚飘成锦一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