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五)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翻译

妻之美貌都成为了醉梦,已成过去,而我鬓白余生有几?初见之初即诵我的抒写愁怀之作,一看便知能与我同甘共苦者。
你的诗作与六朝诗人阴铿和何逊水平相近,书法则在罗叔景赵元嗣之上,诗囊往来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每次归来,你早遣蛾眉迎候,为我整理诗囊。

注释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粉面:粉嫩洁白之面。
伴牢愁:楚辞篇名,汉扬雄著。
阴何:谓六朝诗人阴铿和何逊。
锦囊:用李贺锦囊寻诗事。
锦囊来往:出自《新唐书·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诗人,他的容颜如酒醉般憔悴,白发稀疏,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回忆起过去的时光,那些与朋友共度的忧郁时刻,在饮酒时仿佛又回到了旧日的时光。他的才华出众,诗歌堪比阴铿和何逊,书法更是超越罗隐和赵嘏。他珍视自己的创作,如同锦囊中的明珠,不断地创作,让美丽的女子(可能指代他的爱人)长久地等待。整体上,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二)正月四日和建宁陈安行舍人,时被召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

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

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渔父词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六)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