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范使君

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脩。

心上惟君知委曲,眼前独我逐漂流。

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诹。

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还未到秋天就已分别,眼前娄江路途漫长。
心中只有你知道曲折,眼下只有我独自漂泊。
一味宽容难以持久,最终还是依赖和寻求建议。
遥望家乡只能深深感叹,迎风抓头满心忧愁。

注释

未秋:秋季未到。
终秋:整个秋季。
咫尺:近在咫尺。
娄江:地名,指娄门江。
阻脩:路途艰难。
心上:内心深处。
知委曲:了解曲折。
独我:只有我。
逐漂流:随波逐流。
从来:自始至终。
姑息:宽容迁就。
难为好:难以长久维持良好关系。
依栖:依靠,栖息。
浩叹:深深的叹息。
临风:面对着风。
搔首:抓头。
不胜愁:无法承受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牟融的《寄范使君》,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心境与哀愁。

“未秋为别已终秋”一句,点明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季节,秋天即将结束,而离别的情绪却依然如初。"咫尺娄江路阻脩",借景物表达心中的不舍与哀愁,咫尺指近在咫尺之遥的亲密关系,娄江则是诗人所处之地,路阻脩形容交通阻隔,这里的“脩”字有着深意,或许暗示了内心的苦楚和难以排解的情绪。

"心上惟君知委曲"表达了只有亲友才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曲折与复杂。"眼前独我逐漂流"则是诗人在强调自己的孤单与无依,仿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飘零。

“从来姑息难为好”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离别之难以弥补。"到底依栖总是诹"则是在强调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往昔美好的回忆和渴望重逢的不变之情。

最后两句“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无尽哀愁。西望家乡,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与不舍,"浩叹"形容那无法言说的深沉感慨;而"临风搔首"则是在形象地表达那种在风中摸索头发、不知所措的心情,"不胜愁"是诗人内心重负的哀愁难以承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巧妙借用,以及对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9)

牟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 字:子优
  • 籍贯:北海安丘
  • 生卒年:?―公元79年3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游报本寺(其一)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报本寺(其二)

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白发任教双鬓改,黄金难买一生闲。

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淮云寺

白云深锁沃州山,冠盖登临众仰攀。

松径风清闻鹤唳,昙花香瞑见僧还。

玄机隐隐应难觉,尘事悠悠了不关。

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环翠楼

山中地僻好藏修,寂寂幽居架小楼。

云树四围当户瞑,烟岚一带隔帘浮。

举杯对月邀诗兴,抚景令人豁醉眸。

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迹寄林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