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地僻好藏修,寂寂幽居架小楼。
云树四围当户瞑,烟岚一带隔帘浮。
举杯对月邀诗兴,抚景令人豁醉眸。
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迹寄林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山中地僻好藏修,寂寂幽居架小楼"表达了诗人对深山中隐秘之处的向往,以及在那里建造简单住宅的愿望,体现出一种逃离尘世、追求清静的心态。
"云树四围当户瞑,烟岚一带隔帘浮"则是对这种隐居生活环境的描绘。云和树木环绕着诗人的住所,就像是自然界为他遮挡了外界的喧嚣;而烟雾缭绕在山岚之间,仿佛隔绝了一切尘世的纷扰。
"举杯对月邀诗兴,抚景令人豁醉眸"展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灵感和享受自然美景的情形。月亮、山水都是激发诗意的源泉,而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人的心灵得以释放和醉心其中。
最后,"我亦人间肥遁客, 也将踪迹寄林丘"表达了诗人自视为世间隐逸之士,并且决定将自己的足迹留在这片林中的决心。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古人对山水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这种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宁静与满足。
不详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感君三尺铁,挥攉鬼神惊。
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
犬戎从此灭,巢穴不时平。
万里横行去,封侯赖有成。
故人为客上神州,倾盖相逢感昔游。
屈指年华嗟远别,对床风雨话离愁。
清樽不负花前约,白发惊看镜里秋。
此际那堪重分手,缘波芳草暂停舟。
萝屋萧萧事事幽,临风搔首远凝眸。
东园松菊存遗业,晚景桑榆乐旧游。
吟对清尊江上月,笑谈华发镜中秋。
床头浊酒时时漉,上客相过一任留。
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沈沈。
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
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