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往岁风云接,重霄日月开。
奏篇闻叹息,造膝谂图回。
延阁初优病,锋车又趣来。
恭惟天子圣,殄瘁岂无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哭东莱吕先生(其二)》。通过这短暂的几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思与怀念。
“往岁风云接,重霄日月开。”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风云汇聚,天气变化莫测,而后又突然晴朗,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
“奏篇闻叹息,造膝谂图回。” 这里,“奏篇”可能指的是吕先生生前所著之作,诗人通过这些文字感受到了故人的深远智慧和精神力量,从而不禁发出叹息。同时,他也在寻觅着与故人交流的方式,希望能够透过时空的隔阂,与其沟通。
“延阁初优病,锋车又趣来。” 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境。延阁可能是指书房或静坐之所,“初优病”表明诗人本身就有病痛,而“锋车”象征着紧迫的现实生活压力,尽管如此,他还是要继续前行。
最后两句“恭惟天子圣,殄瘁岂无哀。” 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尊崇之情以及对其逝去的哀痛。这里,“恭”是尊敬的意思,而“天子”在古代通常指代君王,但此处用来形容吕先生,显示出诗人对他的极高评价。“殄瘁”意为衰老,“岂无哀”则是说难道没有令人哀伤之处。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个人情感和对故人的怀念交织成一幅深情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逝去友人的不舍与哀思。
不详
文献承家大,规模与世公。
典刑身任重,权度我时中。
六合清淳气,诸儒辅翼功。
生贤竟何意,霜雹陨春风。
昨岁荆州讣,江流恨未平。
天乎令后学,今又哭先生。
剥落真如此,扶持岂易成。
河汾遗礼乐,谁慰九原情。
恸哭斯文祸,苍茫可问天。
百年曾未半,千载忍无传。
梁木谁扶厦,狂澜莫障川。
吞声言不忍,有泪彻重泉。
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
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
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
百年知己泪,洒泪欲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