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帘帷聊欲障堂皇,有德何须锦绣光。
四汉孝文真谊主,殿中只集上书囊。
此诗《童丱须知·张设八篇(其一)》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德行之美的深刻理解与推崇。
首句“帘帷聊欲障堂皇”,描绘了在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帘帷轻轻垂下,仿佛是为了遮挡外界的喧嚣,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障”字,不仅指物理上的遮挡,更蕴含着心灵上的隔绝,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次句“有德何须锦绣光”,则进一步阐述了德行之美远胜于外在的华丽装饰。锦绣之光固然夺目,但真正的美来自于内在的品德与修养。这句话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提倡以德为先,不以物质的奢华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后两句“四汉孝文真谊主,殿中只集上书囊”,将话题转向历史,以汉代孝文帝为例,说明他作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君主,不仅以德治国,还鼓励读书人献策献言,使得朝廷充满了智慧与创新。殿中聚集的“上书囊”,象征着知识与谏言的汇集,体现了君主广纳贤才、重视民意的政治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引例,深刻地表达了对德行之美的崇尚,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重视,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晋帝当时自不君,却将步障助骄臣。
石崇不为绿珠死,天谴穷奢故殡身。
嗜欲煎熬岂有穷,罗屏群幕围香风。
更添锦绮为华饰,不念寒家四壁空。
蜗涎苔藓不能除,觅得碑文当壁衣。
富贵一朝还自恣,尽将锦绣缭墙围。
庶人屋壁施文绣,贾谊言之太息时。
不独庶人须禁止,有官君子亦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