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奉要太宰袁公抑之过天界寺上人房时大司寇陆公与绳后至谈燕梅花古松下作》。诗中描绘了在天界寺上人的房间内,与太宰袁公抑之、大司寇陆公与绳一同品酒赏景的情景。
首句“隐囊纱帽对传卮”,描绘了众人围坐,手持酒杯,悠闲自得的画面。接着,“宛似袁公步屦时”一句,以袁公的步履比喻当前的场景,暗示了与袁公时代的相似之处,流露出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和追忆。
“屋后梅花堪尔供,庭前柏子是吾师”两句,通过梅花和柏子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智慧的追求。梅花象征着高洁和清雅,柏子则寓意着长久和智慧,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从知矫凤冥高汉,偶为将雏绕故枝”两句,运用了矫凤和将雏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飞翔和回归本真的向往。矫凤象征着自由自在,而将雏绕故枝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言向士衡询往事,语来无那夕阳移”两句,以与士衡(即陆机)交谈往事为引,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夕阳的移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情感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生活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由、智慧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