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彭所作,名为《清明大雪》。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罕见的大雪景象,以及南方人对此现象的惊奇与不解。诗的开篇即以“清明大雪乱纷披”点出主题,紧接着“十载曾逢合更奇”一句,表达了对十年难得一遇的大雪的感慨。接下来,“点缀杏花红艳色,密封杨柳压新枝”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大雪与春景巧妙融合,既展现了雪景的壮丽,又不失春天的生机。随后,“寒侵绣幄冰重见,月冷瑶台露下迟”描绘了雪后夜晚的静谧与寒冷,通过“绣幄”和“瑶台”的比喻,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诗意。最后,“说与南人应不信,区区莫怪夏虫疑”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南方人对北方大雪现象的陌生与疑惑,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多样性的赞叹。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