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渊明句挽吴处士

自古皆有殁,此语真不虚。

伊人亦云逝,精爽今何如。

少时壮且厉,委怀在琴书。

误落尘网中,暂与园田疏。

园田日梦想,息驾归閒居。

长吟掩柴门,栖迟固多娱。

翳然乘化去,壑舟无须臾。

寒华徒自荣,深谷久应芜。

荒草何茫茫,时时见废墟。

人生无根蒂,终当归空无。

念此怀悲悽,言尽意不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挽诗以陶渊明的诗句为引,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古皆有殁”、“伊人亦云逝”等句子,直接点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接着,“精爽今何如”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逝者的精神世界,引发对逝者灵魂状态的想象。

“少时壮且厉,委怀在琴书”,描绘了逝者年轻时的志趣和追求,通过“误落尘网中,暂与园田疏”这一转折,暗示了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随后,“园田日梦想,息驾归閒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最终回归自然的愿望。“长吟掩柴门,栖迟固多娱”则展现了逝者在晚年寻求心灵宁静的场景。

“翳然乘化去,壑舟无须臾”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逝者随着自然规律的流动而离去,如同山谷中的小船,瞬间即逝。接下来,“寒华徒自荣,深谷久应芜”通过对比寒花的短暂繁荣与深谷的长久荒芜,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荒草何茫茫,时时见废墟”描绘了一片荒凉景象,象征着逝者留下的痕迹逐渐被遗忘。而“人生无根蒂,终当归空无”则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即无常与空无。整首诗在表达对逝者的哀悼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集句送罗上舍

驱车上东门,游子暮何之。

亲昵并集送,恨恨不能辞。

丈夫志四海,不得中顾私。

及时当勉励,濯翼凌高梯。

惟念当离别,思心常依依。

仰观南雁翔,音响一何哀。

起坐弹鸣琴,中心怆以摧。

嘉会不可常,执手将何时。

抚心长太息,泫然沾我衣。

愿言崇令德,以副饥渴怀。

安得凌风翰,送子俱远飞。

形式: 古风

集句挽泰和萧隐君

生在华屋处,终复委山冈。

百年谁能持,人命若朝霜。

眷言怀君子,零泪空沾裳。

平生有壮志,一旦异存亡。

惨悽岁方晏,祖载发中堂。

潜寐黄泉下,仰视白日光。

欲归路无因,四顾何茫茫。

茫茫终何之,封树已荒凉。

北风声正悲,飞乌绕树翔。

自古皆有然,哀哉亦何伤。

吾欲竟此曲,长叹不成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挽徐佥宪父母(其一)

澄潭嘉遁处,云树蔼幽居。

岁歉频捐粟,邻争每赴闾。

春归云榻冷,月落夜台虚。

竁刻中郎笔,文光照故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徐佥宪父母(其二)

静庄钟懿质,窈窕播徽音。

象揥无娇习,熊丸见苦心。

断机蛛缀密,荒砌藓痕深。

绣豸焚黄日,愁听陟屺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