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
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
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
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广界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超脱感。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幅建筑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影殿"暗示寺庙宏伟的轮廓投射在水边,"丹壑"则是指水波不兴的静谧水域,而"香台隐翠霞"则描绘出一座台榭被绿意盎然的植物所环绕,仿佛与天际相接。
"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 这两句诗通过对动物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致。"巢飞衔象鸟"描绘出鸟儿在高空中自由翱翔的画面,而"砌蹋雨空花"则是在细雨中,墙头上的花朵似乎也随之舞动,营造了一种生动的意境。
"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 这两句诗通过对寺庙内物品的描写,以及时间变化带来的景象差异,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庄重的空间。"宝铎"指的是寺中用于清晨唤醒僧侣的金属击打乐器,而"摇初霁"则是早晨第一缕阳光下的清新感受;"金池映晚沙"则描绘出傍晚时分,夕阳余晖照耀在寺院中的水面和沙地上。
"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这一美好场所的依恋之情,以及对返回途中的一种期待。尽管归途遥远,但"门外有三车"似乎暗示了一种准备好的安排,让诗人的心情得以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广界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然的心境,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精神寄托之地的追求。
不详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
埭横江曲路,戍入海中山。
望越心初切,思秦鬓已斑。
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
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远方来下客,輶轩摄使臣。
弄琴宜在夜,倾酒贵逢春。
驷马留孤馆,双鱼赠故人。
明朝散云雨,遥仰德为邻。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
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
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
空歌日云暮,霜月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