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问伯孺病》。诗中描绘了朋友伯孺因时事艰难而深感忧虑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生活琐事的描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首句“时事已如此”,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无奈和感慨。接着,“看君转自愁”一句,直接点出了伯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忧虑,体现了人情的细腻与深刻。
“不堪燃桂苦,况抱采薪忧。”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伯孺生活的艰辛。燃桂,即燃烧珍贵的香料,此处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压力;采薪,则指砍柴,象征着日常生计的劳苦。这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示了伯孺在物质匮乏与精神压力双重打击下的痛苦。
“药以何钱买,粮应几日休。”这两句直击生活之难,表达了伯孺在购买药物和维持粮食供应方面的困扰,凸显了他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生存挑战。
“妻儿皮骨在,相向泪交流。”最后两句,情感达到高潮。通过描写妻子和儿女的境遇,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泪水交流,深刻揭示了家庭成员间的深情与共患难的情谊。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悲苦,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苦难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物在艰难时世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