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振六观察内召

玺书隔岁下炎州,九罭歌声不可留。

北阙乍回卿士月,南人争送巨川舟。

二年宽政频觞酌,五日清江恋唱酬。

见说俸钱俱散尽,归装还典鹔鹴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张振六观察内召》。诗中描绘了朝廷召回官员张振六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官场变迁的感慨。

首联“玺书隔岁下炎州,九罭歌声不可留”,以“玺书”象征皇帝的旨意,暗示张振六被召回京城,但“隔岁”和“不可留”的描述,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无奈。这里的“九罭”可能借指民间的歌曲,表达对张振六离去的挽留之情。

颔联“北阙乍回卿士月,南人争送巨川舟”,通过“北阙”和“南人”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张振六从南方返回京城的场景,同时“卿士月”暗喻其官职之高,而“争送巨川舟”则展现了南方百姓对他的深厚情谊。

颈联“二年宽政频觞酌,五日清江恋唱酬”,进一步描述了张振六在任期间的政绩与与人交往的情景。二年宽政,说明他施政仁慈,与民同乐;“觞酌”、“清江”和“恋唱酬”则体现了他与下属、朋友间的和谐关系和深厚情谊。

尾联“见说俸钱俱散尽,归装还典鹔鹴裘”,点明了张振六因公务繁忙,可能已将俸禄尽数用于公事或招待,甚至到了要典当私人物品(鹔鹴裘)来准备归途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其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对官场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官员为官之道的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一)

相见将何待,诗篇只数来。

九皋惭鹤和,千里羡龙媒。

日驭南行远,天心子半回。

闻君理归棹,临发重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二)

投湘承有赋,向往倍情深。

只以千行泪,酬君一片心。

年华虚睕晚,踪迹叹浮沉。

不及王家子,终身松柏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三)

高调谁能及,萧萧变徵寒。

酒中堪击筑,言外见如兰。

蝉露秋林浅,鹰风木叶残。

自知啼不敢,只有避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四)

子房元善病,耿耿在予心。

岂谓参苓日,重来金玉音。

神交闻自昔,古道绝于今。

咫尺成修阻,云山未是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