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二首(其十二)

吾爱臧子源,慕义行哭秦。

时乖事弗谐,挥戈绝陈琳。

瞋目声琅琅,投命毕君亲。

陈容起坐侧,激烈气冲巾。

宁与臧生死,不同将军生。

一日杀二士,坐客泪涔涔。

吾爱孔文举,正气淩星辰。

鸿名喿海内,兰艾难为林。

抚尸诣京兆,哀恻愿相徇。

吾爱唐魏徵,努力为良臣。

耻君非尧舜,切谏终其身。

吾爱狄梁公,北斗南一人。

不欲知谮名,俛仰涤素襟。

乱政弗逆指,志在归庐陵。

脯醢暂适口,供疾维术参。

从容将忠款,卒以返唐庭。

吾爱武攸绪,弃官隐嵩岑。

盛夏居石室,冬巢茅菽深。

释服买良田,混俗同耦耕。

中宗召问道,再拜还崚嶒。

丈夫遇不齐,所贵在寸心。

宠辱酬当时,明昧亘中情。

屋漏讼秋毫,岂以谋身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咏史十二首”中的其十二,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情感和对其行为的赞赏。诗人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臧子源、孔文举、唐魏徵、狄梁公、武攸绪以及未具体提及名字的“陈容”,表达了对他们忠诚、正直、勇于谏言、坚守原则等品质的钦佩。

首先,诗人提到臧子源为了道义而哭泣,表达了对他的敬仰。接着,孔文举被赞为正气凌驾于星辰之上,其名声响彻海内,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与邪恶同流合污,愿意为正义献身。唐魏徵则因其对君主的忠诚和谏言而受到推崇,他不惧权势,坚持劝谏,直至生命终结。狄梁公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对君主的忠诚而被赞扬,即使面对混乱的政治局面,也坚决不违背原则,最终选择返回庐陵。武攸绪则因放弃高官厚禄,隐居山林,与世俗同耕而受到尊敬。最后,诗人以“丈夫遇不齐,所贵在寸心”总结,强调了这些人物在面对不同境遇时,坚守内心信念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列举,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忠诚、正直、勇敢等美德的颂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历史公正性的思考。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老子

精一而既邈,三代朴以漓。

尚闻周柱史,眷言守中规。

无欲妙常净,有欲覈所依。

浮游浴玄虚,神物无相违。

久久返自然,颛致之循持。

古者垂衣裳,百姓冥是非。

运替文质殊,一揆成两岐。

仲尼叹犹龙,理穷拙言辞。

今日为长年,长年其糠秕。

大圣不可作,斯道犹近之。

形式: 古风

关尹子

吾爱关尹子,澹然绝群虑。

世有大圣人,旦暮欣一遇。

情冥如处暗,暗中明可数。

夜梦成于思,天地职此故。

圣不去天地,无识无所住。

虎变而鳖行,丝纷以棋布。

徇迹同众人,至神独离寓。

斯道久不传,谁复超所趣。

安得如是人,相将穷鸟路。

形式: 古风

孔子

尧舜禹汤文,直接尼山丘。

原道本乎中,未发当何求。

喜怒哀乐时,一簇破青眸。

尚论古之人,机括能不谋。

万祀有真诠,焉敢同悠悠。

人伦百世师,我亦曾侧修。

穷达各有道,体用宁相仇。

愿言有国家,上下其率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颜回

之子不远复,复其见天心。

三月能不违,力尽知疏亲。

一间竟勿逮,洙泗乃无人。

箪瓢士之常,风雨岁时深。

所矢贵自信,岂直为安贫。

道在物我忘,迢迢空古今。

世间爱其名,山林多隐沦。

圣贤行何从,贵贱吾知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