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宜人程氏挽词(其一)

我昔官黟歙,人传女训芳。

尊章宜小妇,孙子寿高堂。

风木真无定,冰鱼已不尝。

遥怜霜露感,何必薤歌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以前在黟歙任职,人们传颂女子的美德。
尊敬的诗文适合年轻的妻子,希望孙子长寿能孝敬长辈。
岁月如风木般无常,冰鲜的鱼儿不再品尝。
远方的人们感念霜露,何须哀歌以表达悲伤。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
昔:从前。
官:任职。
黟歙:地名,古代中国安徽省的两个县。
女训:女子的教诲或美德。
尊章:尊敬的诗文或礼仪。
宜:适宜,适合。
小妇:年轻的妻子。
孙子:后代子孙。
寿:长寿。
高堂:尊贵的长辈。
风木:比喻世事无常,如同风中的树木摇摆不定。
真:确实,实在。
冰鱼:古代形容珍贵的食物,如冰鲜鱼类。
已不尝:已经不再享用。
遥怜:从远处怜悯。
霜露:比喻生活艰辛或岁月的磨砺。
何必:何须,何必一定要。
薤歌:古代挽歌的一种,哀悼死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怀念其夫人程氏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对其美德的赞美。首句“我昔官黟歙”回忆了诗人与程氏共度的美好时光,他在黟歙任职期间,程氏的贤良淑德在当地传为佳话。接着,“人传女训芳”进一步强调了程氏的教诲如同芬芳之花,影响深远。

“尊章宜小妇”一句,诗人以古代礼仪中的尊敬女性之义,称赞程氏虽地位不高,但她的品行却堪比贵族之家的贵妇。“孙子寿高堂”则暗示程氏虽已离世,但她的精神将如同长寿的祖母一样,长久地庇护着家族。

“风木真无定”借用“风木叹”典故,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对逝者的哀思,而“冰鱼已不尝”则是借物寓情,暗示程氏的离世让诗人再也无法品尝到她烹调的美食,生活中的点滴都充满了怀念。

最后两句“遥怜霜露感,何必薤歌伤”直抒胸臆,诗人远在他乡,每当想到霜露侵袭,就感到无比的悲凉,但他认为,与其悲伤哭泣,不如珍惜回忆,表达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少卿直阁郑公挽歌词(其一)

今代魁梧老,终身寂寞滨。

鬓霜三馆直,碑泪五州春。

寿相空壬甲,行年竟巳辰。

坟丘才马鬣,何处著经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木渎道中风雨震雷大作

恶风奔云何壮哉,溪水欲立山欲摧。

石岸迸裂缆边树,胡床动摇船底雷。

灵岩塔后雨脚挂,胥口庙前浪花来。

篷漏衣沾不足惜,酒瓶倾倒愁空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毛公坛福地

松萝滴翠白昼阴,七十二峰中最深。

绿毛仙翁已仙去,惟有石坛留竹坞。

竹阴扫坛石槎牙,汉时风雨生藓花。

山中笙鹤尚遗响,湖外人烟惊岁华。

道人眸子照秋色,邀我分山筑丹室。

驱丁役甲莫儿嬉,渴饮隐泉饥饵朮。

形式: 古风

火墨坡下岭

清晨入岑蔚,岚重寒飕飗。

忽闻黄鹂语,方悟麦始秋。

旅食法当瘦,远行人所愁。

况复深山中,不与和气游。

苦辛那敢惮,病悴良可忧。

徒忧亦无益,聊作商声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