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琼校书

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

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

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宾客和亲友一同归来,这次行程满含江汉的情思。
告别朝廷从京城出发,道路延伸直指山阴之地。
孤零零的小岛消融寒霜,空寂的城市夜雨滴滴答答。
若邪溪边的寺庙,秋天的景色与谁共同探寻呢?

注释

宾佐:宾客和亲友。
兼归:一同归来。
江汉:长江和汉水,泛指广阔的南方地区。
心:心情,情感。
阙下:朝廷,皇宫之下,代指京城。
道路:道路。
山阴: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有山且多阴雨。
孤屿:孤独的小岛。
寒沫:寒冷的露珠,形容天气转凉。
空城:空荡荡的城市。
滴夜霖:夜间的细雨连绵。
若邪溪:古代河流名,在浙江。
寺:寺庙。
秋色:秋天的景色。
谁寻:与谁一起寻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愁绪和自然景色的融合,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风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远且略带哀愁的意境。

“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朋友或同僚纷纷离去,而自己此行的心情如同奔腾不息的江河汉水,流动而深远。

“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则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从宫阙之下分手,道路蜿蜒曲折,通往幽深的山阴,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中,“孤屿”指的是孤立的小岛,而“消寒沫”则是形容江水在微冷的气氛中波光粼粼。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凄清和寂寞。

“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这两句诗,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在深邃的山谷中,一座古老的寺庙里,秋意浓重,而诗人却在这里独自寻觅那份属于秋天的色彩,显得格外凄凉。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送卢秀才游潞府

雨馀滋润在,风不起尘沙。

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

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

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厉宗上人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

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去华法师

在越居何寺,东南水路归。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囊中无宝货,船户夜扃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玄岩上人归西蜀

玉垒山中寺,幽深胜概多。

药成彭祖捣,顶受七轮摩。

去腊催今夏,流光等逝波。

会当依粪扫,五岳遍头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