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隐清辉,一毫分险阻。

金翅动身摩日月,银河转浪洗乾坤。

须知手笔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

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

数家鱼网疏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

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

压低吴楚遥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

半身落日离秦树,一路平芜入楚烟。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幽鸟唤人穿竹去,野猿寻果出云来。

形式:

翻译

素白的信笺上隐藏着清冷的光芒,细微之处也充满艰难险阻。
金翅鸟展翅飞翔,直逼日月,银河的波浪洗涤着天地万物。
要知道,一切布局已定,即使整顿江山再难,我们也不惧怕。
大道上权贵们暗中争夺道路,四海之内战乱频起,人心不齐。
地势围绕着河流绕城而行,天空则依傍着群山聚拢而来。
几家渔舟在稀疏的云外撒网,夕阳残照洒在细雨中的岸边。
傍晚的松影斜落在祭祀坛草上,秋风吹过,钟声回荡在殿堂间。
吴楚之地的水面被压低,云霞环绕,独自高悬于天际。
半个夕阳从秦地的树梢落下,一路平坦的草地延伸至楚国的烟雾中。
清冷的月光下,三峡的江水映照出美丽的景色,云外的十洲春色也被偷偷带走。
幽深的鸟鸣引人穿过竹林,野猿寻找果实从云端跃下。

注释

尺素:信纸。
清辉:清冷的光芒。
毫:细微。
分:充满。
金翅:比喻有力量的鸟。
摩:逼近。
银河:天河。
乾坤:天地。
须知:要知道。
安排定:布局已定。
山河整顿:整顿江山。
九衢:大道。
冠盖:权贵们的车马。
干戈:战争。
异心:不齐之心。
地隈:地势环绕。
巡城转:绕城而行。
天约:天空依傍。
附郭来:聚拢。
鱼网:渔舟撒网。
残阳:夕阳残照。
钟撼:钟声回荡。
秋声:秋风声。
压低:使水面降低。
约破:环绕。
秦树:秦地的树。
平芜:平原上的草地。
三峡水:三峡的江水。
十洲春:十洲的春色。
幽鸟:幽深的鸟。
穿竹去:穿过竹林。
野猿:野兽。
出云来:从云端跃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力量。开篇“尺素隐清辉,一毫分险阻”已展现出作者对笔墨运用的自信与精细,接下来的“金翅动身摩日月,银河转浪洗乾坤”则是一幅宏大的宇宙画卷,让人感觉到诗人的胸襟与想象力。

中间部分“须知手笔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透露出作者面对复杂险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时的坚定与勇敢。紧接着“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则是对大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后半段“数家鱼网疏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捕捉。“压低吴楚遥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半身落日离秦树,一路平芜入楚烟”则展现出作者对广阔空间的把握与驾驭。

最后,“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幽鸟唤人穿竹去,野猿寻果出云来”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化表达,既有宏观大景,也有微观小生,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一篇集豪迈与细腻于一身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30)

沈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蝉树

一叶初飞日,寒蝉益易惊。

入林惭织细,依树愧身轻。

大干时容息,乔枝或借鸣。

心由饮露静,响为逐风清。

忝有翩翾分,应怜嘒唳声。

不知微薄影,早晚挂緌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游西湖

□□□□□□□,菰米蘋花似故乡。

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书怀寄友人

江湖劳遍寻,祗自长愁襟。

到处慵开口,何人可话心。

登楼得句远,望月抒情深。

却忆山斋后,猿声相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县令范传真化洽亭

前有浅山,屹然如屏。后有卑岭,缭然如城。

跨池左右,足以建亭。斯亭何名,化洽而成。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