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严黎二师并寄韩季萧

名者世公器,丈也宁取虚。

我闻曾严黎,盖自入学初。

每翻东莱集,出门思税车。

一见良不易,寒暑三十馀。

前年太和官,遣书叩曾庐。

得报副以诗,妙处真起予。

更有严黎在,因曾庶几欤。

骤闻鄂渚殁,经年为欷歔。

严黎固老矣,我亦雪满梳。

奈何苦偪仄,决焉不踌躇。

严师虽龙钟,眸子炯炯如。

纵云昏忘集,解记韩吕徐。

黎君更强健,白发尽扫除。

岂非仙人家,服食信有诸。

我诗燕石尔,报以琼与琚。

便当与曾作,编联世行于。

季萧陵阳孙,与严并门居。

弃捐举子业,尽读先世书。

时从二老游,不曳王门裾。

我言无可采,殷勤乃来渠。

二老已知名,保此良不疏。

惟我与尔者,勉哉凉入墟。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名为世间的工具,宁愿选择虚无。
我听说严黎之名,自入学之初就闻名。
每次翻阅东莱文集,出门总想起纳税的车马。
相见一次实属不易,寒暑相交三十多年。
前年在太和官署,他写信问候我家。
收到回信以诗回应,其中妙处让我深感启发。
还有严黎在,或许能接近他的风范。
突然听到他在鄂渚去世,我悲伤了好几年。
严黎确实老了,我也白发满头。
生活逼仄,我毫不犹豫地抉择。
严师虽然老态龙钟,眼神却依然明亮。
即使记忆模糊,仍能记得韩吕徐等人的学问。
黎君更显健朗,白发都已清除。
难道不是神仙般的生活,养生之道确实有效。
我的诗如燕石一般,以美玉和珍珠回报。
就让这些诗与曾公之作,一同流传世间。
季萧陵阳孙,与严黎同门而居。
放弃科举之路,全身心研读先辈遗书。
常与两位老人出游,不拘泥于权贵。
我无佳言可赠,但他却热情来访。
两位老人已名声在外,保持这份亲密不会疏远。
你我二人,要努力提升自己,如同凉风吹过荒墟。

注释

世公器:世间的重要人物。
丈也宁取虚:宁愿选择精神而非物质。
严黎:人名,可能是一位学者或名人。
东莱集:可能是某位文人的作品集。
税车:古代出仕的象征,此处指公务。
龙钟:形容老人衰老。
眸子炯炯如:眼神明亮。
韩吕徐:可能是三位著名的人物名字。
琼与琚:美玉和珍珠,比喻珍贵的回报。
勉哉凉入墟:鼓励的话语,像凉风吹过荒墟般激励人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题为《呈严黎二师并寄韩季萧》。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严黎两位老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他称赞严黎二人学识渊博,严师虽然年迈但眼神依旧炯炯有神,记忆力犹在,而黎君则身体强健。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也已白发苍苍,生活境遇逼仄,但仍决心不改求学之心。他还提到与他们交往的韩季萧,放弃科举,专注于阅读家传之书,时常与两位老者一同游学。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才不如他们,但仍以诗相赠,希望他们的学问能流传后世。最后,他鼓励自己和季萧要保持谦逊,不断学习。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对师长的尊崇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呈寿冈先生

我行上萧滩,惨澹无与适。

肩舆问何诣,扬雄一区宅。

地虽占城隅,野澹绕修碧。

主人谁何辈,盖代文章伯。

喜我过其庐,倒屣相应接。

似闻杜陵翁,一饭无俗客。

如何重留我,更道鸡黍窄。

谈间虽文字,往往先名节。

我语固多狂,公亦不我折。

为言古今人,耽诗信痴绝。

身名两弃置,死若堕霜叶。

公言盖有激,我亦因启发。

莫将梦中事,重对痴人说。

此语竟云何,梵志翻著袜。

形式: 古风

呈李齐之文学

大机石头云自横,钓鱼台下潮初平。

侧闻左蠡春水生,蛟龙改穴鼋鼊争。

扁舟夜泊邬江尾,空山月出中夜起。

政须杰句弹压此,乃祖诗成会泣鬼。

形式: 古风

呈李和卿法曹

使者趋朝后,参军捧檄初。

重湖来至险,两月听闲居。

岂是拘形役,真成畏简书。

祠官请已再,邮传报何疏。

风雨工欺我,江山赖起予。

刍薪频益槚,幼稚苦无储。

凿枘宁防此,冠緌信有诸。

何心事刀笔,但觉愧樵渔。

观水知除满,看云见卷舒。

故人方幕府,见谓合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呈陆严州五首(其五)

往游金陵都,始攀石湖仙。

为我谈公诗,大雅后有焉。

谓我欠公诗,勉哉成其天。

此语久不理,今朝堕公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