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东斋二首

人生底事非前定,我与东斋似有缘。

别去风光只如昨,重来花木已经年。

曾将问答趋参席,愧把才名据郑毡。

却忆西堂旧诗友,几番风雨对床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人生的命运为何不由天定,我仿佛与东斋之间有种缘分。
离别后的景色依然如昨日,再次来访却发现花木已非当年。
曾一起在学府中问答切磋,我却愧对了才名,如同坐在郑毡之上。
回忆起西堂的老朋友,我们一起经历风雨,同床共眠的日子多么亲切。

注释

人生:人生的。
前定:由天决定的命运。
东斋:指某个地方或人。
似有缘:似乎有某种缘分。
别去:离开后。
风光:景色。
只如昨:依旧如昨天。
已经年:已经过去了多年。
曾:曾经。
问答:互相提问和讨论。
趋参席:参加学术讨论或聚会。
才名:才华和名声。
据郑毡:比喻占据高位或受到赞誉。
西堂:可能指特定的房间或地点。
旧诗友:老朋友。
几番:多次。
风雨: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对床眠:共枕而眠,亲密无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重到东斋二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东斋旧地重游的感慨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首句“人生底事非前定”暗示命运多变,而诗人与东斋似乎早有缘分。次句“我与东斋似有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缘分。第三句“别去风光只如昨”描绘了离开后的景物依旧,时光仿佛未变,流露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第四句“重来花木已经年”则通过花木的变迁,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第五、六句“曾将问答趋参席,愧把才名据郑毡”回忆起过去在东斋的学术交流和才情展示,诗人感到谦虚,对自己曾经占据的声誉有所愧疚。最后一句“却忆西堂旧诗友,几番风雨对床眠”深情回忆与旧时诗友共度的风雨夜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东斋的重游和对旧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顺风至岳州危甚

黑云将雨向巴邱,白浪奔雷送客舟。

一路逆风才得顺,百年何日是无愁。

神林浦外飞沙恶,道士矶头乱石稠。

系缆南津闻笑语,船船鸡酒谢神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食角黍怀江陵

经年不食三闾饵,一日相逢似故人。

旋剥青菰香满手,试餐黄颗软粘唇。

蔗浆下箸甘无敌,昌本浮杯小作巡。

正是乡人行乐处,画旗鼍鼓隘江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乘月入城

水落千原净,天高七泽空。

征人秋色里,骑马月明中。

故国山川在,承平气象雄。

西风多感慨,敲损玉玲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夏夜入城

巾栉侵残夜,衣裳谒上官。

市心偏得热,堤面自生寒。

水阔江湖小,川平象纬宽。

篮舆得佳梦,摇兀又惊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