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引逸诗

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

虽有丝麻。无弃管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

凡百君子。莫不代匮。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讲事不令。集人来定。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淑慎尔止。无载尔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逸诗出自《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作者不详。它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警示,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的深刻关注。

诗中首先描绘了“翘翘车乘”与“招我以弓”的场景,象征着权力与诱惑,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可能会偏离正轨。接着,诗人提出疑问:“岂不欲往,畏我友朋”,表达了在追求个人欲望与遵守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随后,诗人通过“夏后及商”的历史教训,强调了乱世导致的民不聊生,以及“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无奈感慨,反映了对稳定和平的渴望与现实的残酷对比。

“兆云询多,职竞作罗”则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公与陷阱,比喻为“罗网”,警示人们要警惕并避免陷入其中。接下来,“虽有丝麻,无弃管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两句,以物质与情感为例,强调了珍惜资源与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呼吁“凡百君子,莫不代匮”,希望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并倡导“周道挺挺,我心扃扃”,即坚持正道,内心坚定。同时,诗人表达了对礼仪与道德的重视,“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认为只要遵循正确的礼仪与道德准则,就不必担心他人的非议。结尾“淑慎尔止,无载尔伪”,强调了保持真诚与纯洁的重要性,反对虚伪的行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如何坚守道德与正义的主题。

收录诗词(230)

无名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语》引逸诗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棠棣之华。

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形式: 古风

礼记引逸诗

昔吾有先正。共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

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相彼盍旦。尚犹患之。

形式: 古风

《管子》引逸诗

鸿鹄将将。

形式: 四言诗

《墨子》引周诗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