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作

蝉声引出石中蛩,寂寞门扃叶数重。

谁道思山心不切,等闲尽出两三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蝉鸣声中引出了石缝中的蟋蟀叫声,
寂静的门户紧闭着,门外层层叠叠的叶子显得更加寂寥。

注释

蝉声:夏天蝉鸣的声音。
蛩:蟋蟀。
寂寞:寂静、冷清。
门扃:紧闭的门。
叶数重:多层叠的树叶。
谁道:谁说。
思山心:对山的思念之情。
不切:不深切。
等闲:轻易、随便。
两三峰:两三座山峰。

鉴赏

诗人巧妙地将蝉鸣声与石中蛩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门扃被叶子遮掩,显得分外寂寞。这一切都是在描绘一个深山幽居的景象。

"谁道思山心不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的眷恋之情,并非如旁人所言一般。最后两句"等闲尽出两三峰"则是说诗人的这种情感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自然流露出来,就像眼前偶尔现出的两三座山峰一样自然而然。

整个诗作渲染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及他与周遭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状态,体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寄郑道士二首(其一)

常忆苏耽好羽仪,信安山观住多时。

不知玉质双栖处,两个仙人是阿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郑道士二首(其二)

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

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晚望

落日碧江静,莲唱清且闲。

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曹娥碑

高碑说尔孝应难,弹指端思白浪间。

堪叹行人不回首,前山应是苧萝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