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名为《巢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昔览先公传,常怀高士名”表明诗人过去阅读过关于古代先贤的传记,心中常常怀念这些高尚之士。接下来,“今来洗耳处,益感让皇情”则描述了诗人亲自来到古代高士隐居之地,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那种放弃皇权、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郭外箕山色,林间颍水声”两句描绘了巢县的自然风光,箕山的青翠与颍水的潺潺流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种景致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激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最后,“能令车马客,延伫愧尘缨”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忙于世俗事务、追逐名利的“车马客”的感慨。他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认识到在尘世中奔波劳碌的人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和愧疚,而真正的自由和满足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高士精神的追慕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