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

青镜重磨照白须,白须闲撚意何如。

故园迢递千山外,荒郡淹留四载馀。

风送竹声侵枕簟,月移花影过庭除。

秋霜满领难消释,莫读离骚失意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对镜》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诗人刘兼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着镜子自省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心情。

首句“青镜重磨照白须”,以“青镜”比喻经过打磨的镜子,象征着诗人对自我形象的重新审视。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鬓发已斑白,这不仅是时间的痕迹,也可能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反思。

接着,“白须闲撚意何如”一句,通过诗人轻轻抚摸白须的动作,展现了内心的思绪万千。这一动作既是对自身老去的无奈接受,也是对人生经历的深沉思考。

“故园迢递千山外,荒郡淹留四载馀。”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远离故乡,身处偏远荒凉之地的生活状态。在千里之外的异乡,诗人已经滞留了四年之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风送竹声侵枕簟,月移花影过庭除。”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微风吹动竹叶的声音传入耳中,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而月光下花影的移动,则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这样的场景,既是对外在环境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秋霜满领难消释,莫读离骚失意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秋霜覆盖在衣领上,难以消散,象征着无法摆脱的困境。同时,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在失意之时阅读《离骚》这样的经典之作,以免更加陷入消极情绪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镜自省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远离故乡、生活困境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复杂心情下的自我调适与反思。

收录诗词(81)

刘兼(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夏昼卧

寂寂无憀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

壮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

形式: 七言绝句

初至郡界

嘉陵江畔接荣川,两畔旌旗下濑船。

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锦字莫嫌归路远,华夷一统太平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二郎君归长安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郡楼书事

偶奉纶书莅旭川,郡楼嘉致尽依然。

松攲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

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