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空烦社友问何如,筋力犹堪月下锄。

为米折腰长乞米,缘书损目苦观书。

山翁迂阔每如此,吾道寂寥谁与居。

独立西风人自老,枉悲宋玉不关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徒劳地向朋友询问近况如何,尽管身体尚能月下劳作。
为了换取粮食常需低头求人,因读书而损伤了眼睛,苦于阅读。
山野老翁的古怪行为常常如此,我的道路孤独,又有谁能共处呢。
独自站在秋风中,岁月使我衰老,不必为宋玉的悲伤而忧虑。

注释

社友:指朋友。
何如:怎么样,近况如何。
筋力:体力。
月下锄:在月光下耕作。
为米:为了生活所需。
折腰:低头,比喻屈服或恳求。
长乞米:长期乞讨粮食。
缘书:因为读书。
损目:损伤视力。
山翁:山野老翁。
迂阔:古怪,不合时宜。
吾道:我所追求的道路。
寂寥:孤独,寂寞。
谁与居:谁能与我共处。
独立:独自站立。
西风:秋风。
人自老:使人自己衰老。
宋玉:古代楚国文学家,这里泛指忧郁的人。
不关渠:这与他无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空烦社友问何如,筋力犹堪月下锄"表明诗人虽然朋友们可能会关心他的生活状况,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艰苦的农耕生活,即便是到了晚上也要在月光下继续劳作。"为米折腰长乞米,缘书损目苦观书"则透露了诗人为了生计和知识而付出的努力,不仅身体受到了摧残,连眼睛都因为读书过度疲劳而受损。

接下来,"山翁迂阔每如此"一句,通过一个隐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长期以来这种生活的认同。"吾道寂寥谁与居"则是深层次的情感流露,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的生活选择和信仰感到孤独,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道路。

最后两句"独立西风人自老,枉悲宋玉不关渠"表达了面对西风而立的诗人,虽年岁渐长,但内心却无牵挂。宋玉是古代著名美男子,而这里说"枉悲"则是在反思自己过往的哀愁并不值得,也与宋玉的故事无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的劳作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宿多景楼奉简吴总侍

客怀孤倚夕阳楼,烟老平芜岸岸秋。

往事六朝南北史,晴江一片古今愁。

嘅其叹矣山吞吐,何以酬之酒拍浮。

此意政须诸老共,容分芦雨寄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宿芙蓉驿

凤皇山下芙蓉驿,零落残碑半蚀苔。

黄鸟有时穿户过,青山无数摺溪回。

麦秋天气半明暗,蚕月人家忌往来。

俯仰十年如梦耳,旧题剥落已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宿奉圣寺下

幽事随人撰,兹行亦屡逢。

饭多依钓艇,宿喜近僧钟。

野水连秋暝,溪烟急晚舂。

诚斋题石老,细读得从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宿耕舍

题诗藓壁墨花新,俛仰之间迹已陈。

检点不同今老大,受持只是旧清贫。

蓬蔂笠渍班班雨,荷叶衫枯蔌蔌尘。

枉废春锄成底事,重来惭见耦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