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边风捲地时,日暮帐初移。

碛迥三通角,山寒一点旗。

连收榻索马,引满射雕儿。

莫道功勋细,将军昔戍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当边风吹过大地时,傍晚时分帐篷开始移动。
在遥远的沙漠中,三次响起号角声,山间的寒风中飘扬着一面小旗。
连续收起马具,准备射雕,展现技艺。
别轻视这些微小的功绩,将军昔日也曾戍守边疆。

注释

边风:边境的风。
捲:卷起。
日暮:傍晚。
帐:帐篷。
初移:刚刚移动。
碛迥:广袤的沙漠。
三通角:三次吹响号角。
山寒:山间的寒冷。
一点旗:一面小旗。
榻索马:马具。
引满:拉满弓弦。
射雕儿:射雕的人。
功勋:功绩。
昔:从前。
戍师:戍守边疆的士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之战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战争的艰苦与冷酷。首句“边风捲地时”设置了一个荒凉而动荡的边境场景,强风卷起尘土,显露出边塞之战的紧张气氛。紧接着,“日暮帐初移”,夕阳西下,军营之帐才开始移动,透露出战争的即刻性和紧迫感。

“碛迥三通角”中的“碛迥”指的是沙漠中的一种特殊地形,此处描绘了边塞的地理特征,而“山寒一点旗”,则是在这荒凉之地,孤独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的“连收榻索马,引满射雕儿”展现了军队紧张有序的动作,战马被牵引着,士兵们则在准备射击,这些细节强化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感。

最后,“莫道功勋细,将军昔戍师”,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将领过去英勇战绩的肯定,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当前战斗局势的担忧。诗中没有直接赞美,而是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间接地表达了对边塞将士们不易之处的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边塞战争景象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事件的沉思。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塞下曲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感王将军柘枝妓殁

寂寞春风旧柘枝,舞人休唱曲休吹。

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

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

今来座上偏惆怅,曾是堂前教彻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感河上兵

一闻河塞上,非是欲权兵。

首尾诚须畏,膏肓慎勿轻。

多门徒可入,尽室且思行。

莫为无媒者,沧浪不濯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毁浮图年逢东林寺旧

可惜东林寺,空门失所依。

翻经谢灵运,画壁陆探微。

隙地泉声在,荒途马迹稀。

殷勤话僧辈,未敢保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