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亭

老万山中多卢亭,雌雄一一皆人形。

绿毛遍身祗留面,半遮下体松皮青。

攀船三两不肯去,投似酒食声咿嘤。

纷纷将鱼来献客,穿腮紫藤花无名。

生食诸鱼不烟火,一大鲈鱼持向我。

殷勤更欲求香醪,雌者腰身时袅娜。

在山知不是人鱼,乃是鱼人山上居。

编茅作屋数千百,海上渔村多不如。

卢循苗裔毋乃是,化为异类关天理。

或有衣裳即古人,避秦留得多孙子。

我亦秦时古丈夫,手携绿毛三两姝。

祗因误餐谷与肉,遂令肥重非仙癯。

卢亭羡尔无拘束,裸国之人如可畜。

猩猩能言虽不如,彼却未离禽兽族。

鱼人自是洪荒人,茹腥饮血何狉獉。

我欲衣裳易鳞介,尽教蛙黾皆吾民。

自古越人象龙子,入江绣面兼文身。

腼然人面能雪耻,差胜中州冠带伦。

觞乃豆肉且分与,期尔血气知尊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卢亭”,它们形似人类,但又不同于人类,有着独特的外貌和生活方式。诗中描述了卢亭的生活习性、与人类的互动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首先,卢亭生活在老万山中,它们的形态独特,绿毛覆盖全身,仅留下面部,下半身则由松皮包裹。这种生物似乎对船只有着特殊的亲近感,会主动接近并发出类似饮酒进食的声音。它们以鱼类为食,甚至直接生食,不经过火烤等烹饪方式。诗中还提到卢亭能够捕获鱼类献给客人,并表现出一种对人类的友好态度,甚至想要提供酒水。

接着,诗人通过“卢循苗裔”这一比喻,暗示卢亭可能与古代传说中的民族有关联,可能是某种避世的古老族群的后代。诗中表达了对卢亭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以及对它们生活方式的想象和向往。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设想,希望人类能够与卢亭这样的生物和谐共处,甚至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与这些奇特生物的共生关系。诗中还提到了古代越人的习俗,如入江绣面、文身等,以此类比卢亭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性和尊重。

整首诗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鱼子行

谷雨?,清明鲤,相逐雌雄贪咬子。

鱼子争乘春水生,鱼花却让西江美。

鱼花一一似桃花,红漾春潮乱绮霞。

九江人尽鱼花户,解漉鱼花向海沙。

形式: 古风

蚺蛇行

蚺蛇吞人方半吞,两手死攀松树根。

一夫往救不量力,蚺蛇钩取如束薪。

牛将两角与抵触,鳞甲溃裂膏血喷。

人虽吐出已半死,一月僵卧亡精魂。

牛兮汝乃能救人,两人沾汝父母恩。

天生义勇少人有,牛兮绝胜血气伦。

形式: 古风

刘仙岩

高高城外风门岭,仙女岩扉时倒影。

水盂朝吐白云香,石镜暮含明月冷。

黑米成珠旧日粮,玉浆如乳谁家井。

闻道瑶姬绝世姿,芙蕖早把铅华屏。

绿眉卢女画当心,鬒发丽英披至颈。

云母丹成即上仙,紫鸾衔得书来请。

罗浮自古女仙多,知与鲍姑为首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徭歌

盘瓠荒祠盘瓠峒,诸徭男女歌相送。

裙衫染黑大家同,绒绣花连大头凤。

峰田火粒早收成,为赛社王多酒瓮。

山狸肌作木瓜香,竹鼬肉如绵絮松。

官催刀税到兰和,绝嫩鹿茸先纳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