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疏密密卧檐牙,古县清贫有此花。
彭泽菊松无酝藉,河阳桃李太铅华。
临池照影成双好,与雪争辉自一家。
消得抱琴鸣膝上,夜深燃烛对琼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梅的生动图景,并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清贫、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疏疏密密卧檐牙,古县清贫有此花”两句,以精致的笔触描绘出梅花在寒冷中顽强生长的姿态,同时点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贫。
接下来的“彭泽菊松无酝藉,河阳桃李太铅华”两句,则是通过对比,表明诗人不羡慕那些外表华丽但可能缺乏内在品质的事物,而欣赏自己所处的简朴环境。彭泽菊松之所以“无酝藉”,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高洁的品格,不需要额外的修饰;而河阳桃李之所以“太铅华”,则可能指的是过度的装饰或表面的光鲜。
“临池照影成双好,与雪争辉自一家”两句,描绘了梅花在水边映出的美丽景象,以及它与雪花相比仍然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独特光彩。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心坚守本色、自信独立的一种写照。
最后,“消得抱琴鸣膝上,夜深燃烛对琼葩”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抚琴的景象。这里的“消得”表达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而“抱琴鸣膝上”则是诗人与梅花相通,共同享受这份清贫之美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坚韧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不详
禄儿岂解倾唐祚,独使斯文寿两翁。
蜀道至今遗旧话,湘流澈底照孤忠。
摧风溜雨中兴字,转地回天克复功。
人说苍崖磨向尽,不知磨尽几英雄。
一川带绕三平岛,万巘环趋两翠峦。
山围梓蜀千秋景,水接东吴万里天。
白虹流光横太虚,蚌胎迸出明月珠。
紫瞳照席秋掣电,渥洼突出苍龙驹。
前年得子瘦如竹,失马未必不为福。
今年得子燕颔丰,会看万里飞食肉。
徐君发白颜且酡,晚而得子未足多。
明年为君招取杜陵老,来作徐卿二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