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富楼(其一)

楞伽心地有瞿昙,清富名楼足可观。

买断江山诗料足,揭开风月画图宽。

都无一点红尘到,便作千双白璧看。

我欲鞭驴快幽赏,白鸥盟在不忧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楞伽心地藏着佛陀智慧,清净富丽的楼阁值得一看。
买下整片江山的诗意也足够丰富,如同展开一幅宽广的风月画卷。
这里丝毫没有尘世的纷扰,即使视若千对白璧般珍贵。
我想要骑着驴快速欣赏美景,与白鸥结盟,心中无惧寒冷。

注释

楞伽:佛教中的一个圣地。
心地:内心世界,指精神层面。
瞿昙:佛陀的姓氏,指释迦牟尼。
清富:清雅富裕。
名楼:著名的楼阁。
江山诗料:广阔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创作素材。
揭开:展现。
风月画图:描绘风花雪月的画卷,泛指美好的景色。
宽:广阔。
红尘:世俗的尘嚣,指人间纷扰。
白璧:洁白的美玉,比喻珍贵的事物。
鞭驴:骑驴出行。
幽赏:悠闲欣赏。
白鸥盟:与白鸥结为朋友,象征超脱尘世。
不忧寒:无忧无虑,不畏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楞伽心地有瞿昙,清富名楼足可观"两句,楞伽是佛教术语,指的是精神的栖息之所;而瞿昙则是古印度十二年一度的宗教盛会,此处借用来表达一种心灵净化、远离尘嚣的境界。清富名楼,是诗人华岳常居的地方,也是他观赏自然风光的高点。

"买断江山诗料足,揭开风月画图宽"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和自然情怀。他通过购买土地来保护自己喜欢的景致,同时也在这些自然之中寻找诗歌创作的灵感。"揭开风月画图宽"更是表达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心胸,仿佛能够将世间万象都纳入自己的画卷之中。

"都无一点红尘到,便作千双白璧看"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超凡脱俗的向往。"红尘"指的是尘世的烦恼和束缚,诗人希望远离这些干扰,而在清净的环境中欣赏自然之美,就如同观赏千双洁白无瑕的璧玉。

最后两句"I欲鞭驴快幽赏,白鸥盟在不忧寒"则是诗人的自述,他希望能够乘着仙鹿(借指仙境或高洁脱俗之意)快速达到心仪已久的幽深之处进行欣赏,同时他与白鸥(一种水鸟)结下盟约,表示自己不会因外界的寒冷而有所忧虑。这里的"不忧寒"也可以理解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不受外界变迁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华岳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野菜吟

芙蓉峰下扬雄宅,路入城闉里三百。

有山无粟养鸡豚,有水无人捕鱼鳖。

山翁菜色流清涎,齿颊连月无腥膻。

客来问我何所有,手指万壑烟霞边。

青芹不似芦蒿美,石芥防风空剔齿。

蕨脑才抽稚子拳,芦牙已迸佳人指。

儿童不待明朝阳,花襟路湿争慌忙。

携笼拍塞贮不尽,归来满袖春风香。

揽衣踏破青铜镜,挼动碧云流一径。

漉归银鼎作波涛,无限春工上盘饤。

形式: 古风

富沙道中述怀

败鼓非全材,毁瓦不自牧。

造物儿未戏,达人火先扑。

卜不到渭滨,人徒嗟海曲。

彼哉真彼哉,伐尽牛山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月浸虚堂夜气清,起听万籁寂无声。

轻轻拂动匣面尘,玉笋不弹风自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感应王祠

如神正直护缧囚,当代公卿总合羞。

疏纸未烧谋已遂,炉香方爇病先瘳。

乞灵屡假三更寐,释缚常封万户侯。

待得有勋书竹帛,一封当为荐宸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