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丞

鸭头未换秋溪绿,涨水吹沙乱泥玉。

孤城雨过星斗稀,晓起为谁歌别曲。

江皋人散空鸥鹭,飞截长烟断寒素。

当年珠佩更悠悠,岸草黄花重回顾。

细看锦囊诗字字,杜郎生得真男子。

太尉国风偃如草,丞相家声清似水。

八月凉风来,吹断浮阴云。

风樯急转望中远,明日东苑生清芬。

形式: 古风

翻译

鸭头还未换上秋天的翠绿,涨水吹起沙粒,搅动着泥中的玉石。
孤独的城市雨后星星稀疏,黎明时分为谁唱起离别的歌曲。
江边的人群散去,只剩下鸥鹭飞翔,穿越长烟,打破寒冷与寂静。
回忆当年,佩戴的珠饰随风摇曳,岸边的草木黄花见证了她的多次回眸。
仔细品味锦囊中的诗句,杜郎真是个真性情的男子。
太尉的威严如同国风般平易近人,丞相的名声清正廉洁如水。
八月的凉风吹过,吹散了浮云,带来了清凉。
风中的船帆疾速转动,遥望远方,明日东苑将散发出清新的芬芳。

注释

鸭头:指鸭子头部的颜色。
秋溪绿:秋天溪水的绿色。
孤城:孤立的城市。
星斗:星星。
江皋:江边。
鸥鹭:鸥鸟和鹭鸟。
珠佩:古代妇女佩戴的装饰品。
重回顾:多次回头。
杜郎:杜甫的别称。
真男子:真正的男子汉。
太尉:古代官职,高级武官。
国风:《诗经》中的民歌风格。
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
家声:家族的声誉。
八月凉风:秋季的凉爽之风。
浮阴云:浮动的阴云。
风樯:在风中行驶的船帆。
东苑:皇家园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送杜丞》,是一首别离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的离愁。

开篇“鸭头未换秋溪绿,涨水吹沙乱泥玉”两句描绘出一幅秋天水涨图景,溪流两岸的草木尚未变换颜色,显示出季节的更迭,而溪水则因雨水上涨而带起河沙和细小的石子,如同珍贵的玉石一般,这种描写给人一种动荡的感觉。

“孤城雨过星斗稀,晓起为谁歌别曲”接着写道,一场雨过后,孤城中的夜晚星光稀疏,诗人在清晨时分,为即将离去的友人唱着别离之曲,这里的“为谁”字眼充满了深情。

“江皋人散空鸥鹭,飞截长烟断寒素”中,“江皋”指的是水边或堤岸,诗人描绘出朋友们散去后的寂静景象,只剩下水鸟在空中飞翔,而远处的炊烟也被秋风所扰,如同断了那清冷纯洁的素质一般。

“当年珠佩更悠悠,岸草黄花重回顾”两句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当年朋友间赠送的珠宝饰物如今只剩下悠长的思念,而岸边的野草和黄花则让人不禁再次回首那些美好的时光。

“细看锦囊诗字字,杜郎生得真男子”这里的“锦囊”指的是装有书信或诗文的小袋子,这里的“杜郎”应是对友人的昵称,“真男子”则赞扬其品格高尚、气节坚定。

“太尉国风偃如草,丞相家声清似水”两句中,“太尉”和“丞相”都是官职名,这里用来指代友人的家族背景,“国风”、“家声”则象征着他们的品德和声望,如同草木中的正直和清澈的溪流。

最后,“八月凉风来,吹断浮阴云。风樯急转望中远,明日东苑生清芬”写的是秋季的凉风到来,吹散了天边的阴霾,让人能看得更远,而对未来则充满了期待和美好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出友谊深厚和对友人的不舍离别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朋友高尚品格的赞赏。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远曲

紫骝萧萧车辘辘,为君掩泪歌别曲。

城头月堕钟鼓残,安得轮方马无足。

离灯荧荧向人冷,便是归来照孤影。

与君从此永相望,星在青天泉在井。

形式: 古风

送邵子文

柳映平桥路带沙,行人归思浩无涯。

临岐萧寺琐苍竹,催客杜鹃啼落花。

千里乱山云自暗,一溪流水日空斜。

伊予最是多情者,为拂前题置碧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范秉彝

东风吹起原头绿,墙暗萋萋芳草缛。

舞筵辍按杜韦娘,旗亭便听金衣曲。

石城山下路,回首不堪顾。

灼灼小桃燃,萧萧疏雨暮。

锦岸海棠烟,重寻已四年。

新班庆莲幕,旧鬓愧华巅。

市桥万缕森森柳,玉勒锦鞯快鞭走。

故人半夜洗牛头,望载濡唇百壶酒。

须臾还上鹿头岭,道入猿猱怯分影。

槐阴万笏黄阁深,沙路归来定重省。

后生不乏乐职诗,幽处西南恐未知。

吏部门人密无数,但惭驽马烦鞭笞。

天边雁翮已光华,试睨银钩看草麻。

夜直蓬莱得归晚,照衣金炬长飞花。

纵凿城南沟,常有河东凤。

青嶂入高吟,行台集佳梦。

宦游无定居,相逢又相送。

形式: 古风

送春曲

东君欲去繁华灭,城南把酒聊相别。

云旗风驾不可亲,但见杨花飞似雪。

杨花送君无返期,高台望断夕阳低。

归来客散深院静,门前绿暗啼黄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