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簇词

拜蚕室,祭神桑,吴蚕在箔神在堂。

愿神佑蚕风日好,取茧倍多蚕缕长。

十日天阴未开箔,蚕吐丝迟茧还薄。

地炉火煖借春回,再祷神蚕须急作。

缫车易转茧易抽,长丝满桁晴不收。

新妇登堂向姑道,今岁衣姑丝不少。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蚕簇词》描绘了古代农民对蚕神的虔诚祭祀与对丰收的热切期盼。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蚕农们在春季为蚕儿祈福的场景,以及他们对蚕丝丰收的渴望。

首句“拜蚕室,祭神桑”,点明了蚕农们在蚕室中对蚕神进行祭祀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蚕神的敬畏之心。接着,“吴蚕在箔神在堂”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蚕儿在蚕箔上生长,蚕神则在堂内被供奉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愿神佑蚕风日好,取茧倍多蚕缕长”表达了蚕农们对蚕神的祈祷,希望神灵保佑蚕儿健康成长,风调雨顺,从而获得更多的蚕茧和更长的蚕丝。这种朴素的愿望,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依赖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现实并非总是如愿以偿。“十日天阴未开箔,蚕吐丝迟茧还薄”描述了连续阴雨天气对蚕儿生长的影响,蚕农们不得不面对蚕丝产量减少的困境。但即便如此,他们并未放弃希望,“地炉火煖借春回,再祷神蚕须急作”表现了蚕农们在困难面前的坚韧与坚持,他们希望通过再次祷告,祈求蚕神的帮助,让春天早日回归,蚕丝产量得以恢复。

最后,“缫车易转茧易抽,长丝满桁晴不收”描绘了蚕农们在晴朗天气下,利用缫车将蚕茧抽成细丝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劳动成果的喜悦与期待。而“新妇登堂向姑道,今岁衣姑丝不少”则通过一位新妇向长辈报告今年蚕丝收获情况的场景,展现了家庭间的温馨与满足感,同时也反映了蚕丝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蚕农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是一幅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风情的画卷。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神树词

田家种田无五行,屋西神树生有灵。

年年祭树卜水旱,祈雨即雨晴须晴。

鸡豚拜扫无閒日,乌鹊群飞来啄食。

剪纸作钱挂树枝,祝田有来蚕有丝。

收麦上场神得食,缫丝纳官神得衣。

形式: 乐府曲辞

田家词

村巷深深枣花落,少妇缫丝催织作。

上堂正恐阿婆瞋,不愤田头叫姑恶。

大儿翻垄牵疲牛,小儿作军边上头。

今年雨多麦穗黑,较比上年无半收。

白头不愿识官府,但愿有租应门户。

形式: 乐府曲辞

渔父词(其一)

家住琴江江,上头拓卦洲。

前春水流桂,枝楫木兰舟。终日忘鱼不下钩。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渔父词(其二)

侬是烟波一钓徒,持竿东海拂珊瑚。

女儿港,番君湖,浪静风恬过小孤。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