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三)

莲塘倒箭靫,桂影凉霜兔。

平生知音地,地下无尺素。

十夜九作梦,虏乘惊沙度。

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莲叶如箭筒倒置,月光下桂影如霜兔清冷。
此生知己之地,如今却无法再寄信告知。
十夜中有九夜在梦中担忧,敌军趁夜渡过惊沙而来。
命运不顺我意,只得挥戈向西征战而去。

注释

莲塘:比喻清澈的池塘。
倒箭靫:形容莲叶密集如箭筒倒置。
桂影:月光下的桂花树影。
凉霜兔:比喻明亮而冷清的月光。
知音地:知己相聚的地方。
尺素:古代指书信。
虏:敌人。
惊沙:战乱中的沙尘。
时不与我谋: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征西:向西征战。
枕戈:枕着武器,准备战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孤寂的画面,以莲塘和月光下的桂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莲塘倒箭靫"可能是指莲叶如箭筒倒置,形象生动,暗含诗人内心的落寞。"桂影凉霜兔"则借月光下的桂树和霜兔,寓言时光流逝,表达对友人道辅的思念。

"平生知音地,地下无尺素"表达了诗人与道辅之间深厚的友情,惋惜即使在地下也无法再通过书信交流。接下来的"十夜九作梦,虏乘惊沙度",诗人想象自己在梦中与道辅相会,但现实中敌虏侵扰,战争频仍,使得团聚变得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直抒胸臆,感叹时局动荡,个人无法左右命运,只能带着武器远赴边疆,表达了诗人无奈的离别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凄美的边塞怀人诗,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情与壮志。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二)

生涯鱼吹沫,文彩豹藏雾。

人言壶公老,渠但未得趣。

饮酒入壶中,茫然失巾屦。

时不与我谋,今君向何处。

形式: 古风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一)

明如九井璜,美如三危露。

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

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

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次韵道辅旅怀见寄

岁华其将晚,霜叶不可风。

生理鱼乞水,归心鸟飞空。

风尘化衣黑,旅宿梦裙红。

人言家无壁,自倚笔有锋。

转蓬且半岁,交臂各衰翁。

扁舟去日远,明月与君同。

露晞百年驶,麟获万事穷。

装怀酒澹淡,塞意雾空濛。

诸公尚无恙,不见陈元龙。

形式: 古风

次韵感春五首(其五)

茶如鹰爪拳,汤作蟹眼煎。

时邀草玄客,晴明坐南轩。

笑谈非世故,独立万物先。

春风引车马,隐隐何阗阗。

高盖相摩戛,骑奴争道喧。

吾人抚荣观,燕处自超然。

城中百年木,有鹊巢其颠。

鸤鸠来相宅,日暮更谋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