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逊斋招集同人赏可亭牡丹先过令兄乐窠斋头看雪毬席上予诵高武部宫山赋林太常茧庵宅牡丹诗即用其韵同人相率和之(其二)

此日阳春好,异乎彼一时。

花王添羽卫,毬鞠有军仪。

世值清平运,人传燕乐诗。

祗应文字饮,确斗试偏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董逊斋的邀请下,一同赏花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诗中以“此日阳春好”开篇,点明了赏花时节的美好,与“异乎彼一时”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与情境的不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接着,“花王添羽卫,毬鞠有军仪”,运用比喻手法,将牡丹比作花中的王者,增添了其尊贵与威严的形象;同时,将蹴鞠(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比作军队的仪式,暗示了活动的庄重与秩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现场的热闹景象,也体现了参与者对活动的重视与投入。

“世值清平运,人传燕乐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安定、和平时期的感慨,同时也提到人们通过诗歌来传递快乐与情感,展现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最后,“祗应文字饮,确斗试偏师”,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赏花与文学创作相结合,暗示了参与者不仅仅是欣赏自然之美,更是在享受文字带来的精神盛宴,通过“确斗”(一种比赛或挑战)的形式,展示各自的才华与见解,仿佛在文学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较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赏花的盛况,还蕴含了对时代背景、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才情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雅集的独特风貌。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董逊斋招集同人赏可亭牡丹先过令兄乐窠斋头看雪毬席上予诵高武部宫山赋林太常茧庵宅牡丹诗即用其韵同人相率和之(其三)

可亭饶木石,落落水云流。

大有洛阳胜,兼为道北游。

清吟成白雪,吾道在沧洲。

花萼方争秀,连枝共唱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董逊斋招集同人赏可亭牡丹先过令兄乐窠斋头看雪毬席上予诵高武部宫山赋林太常茧庵宅牡丹诗即用其韵同人相率和之(其四)

十日春将去,斗杓不复东。

淋漓杜鹃两,泛滥菜花风。

前辈忽焉没,吾侪谁与同。

夺标惊健手,妒杀白头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古井叹为程尚书配金夫人作

尚书大儒子,不死非所期。

尚书且不死,而反得之妻。

妻挈女俱死,古井生香泥。

长虹夜半覆古井,光与余阙李黼祠堂齐。

吁嗟乎尚书不死非所期。

尚书究竟死,东市发叹噫。

失身早不决,应悔负扊扅。

国史既舛谬,地志复漏遗,我歌古井神凄迷。

形式: 古风

晦木先生集藏半浦郑氏予欲录其诗入甬上寓公集而求之书阁未得雨窗寂坐大觉无赖率赋长句索主人和之

鹧鸪山人金石心,鹧鸪山人冰檗吟。

九十年前甬江上,曾顾日影弹清琴。

广陵散幸不终绝,残喘踉跄虎口寻。

忧患以来饶著述,三易六书何森森。

化安哀瀑存声响,犹疑剑出重泉深。

妄人之口不足信,附会谬语诬旷林。

谁言奇哥行不得,我应一洗萁豆音。

朅来江村索遗集,二老阁前寒芒临。

白云千重封四库,但闻骤雨声淫淫。

登楼乂手空咄咄,书带萧寥苦雾侵。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