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行次韵酬李徵君春日过草堂赋赠

杜陵昔年有茅屋,浣花溪边锦江曲。

古人不见春风来,桃李无言自山麓。

石床藓涩青泥乾,决渠流水夜潺湲。

可怜宝剑埋黄土,空馀山月照波间。

今我不乐空怀古,短世长年谁比数?

花下那知李白来,山鸟恣歌童亦舞。

酒酣大笑五情热,作相形求筑岩说。

夷齐相逝居首阳,逍遥采薇饱芳洁。

勿歌虞夏神农诗,贤愚等是百年期。

鲁连耻秦亦蹈海,笑尔局促商山芝。

少文壁间对图画,莫待老来难命驾。

仰看翕忽浮云驰,安得乘螭与之化。

漠漠杨花萦远天,迸壑晴雷惊醉眠。

李侯神爽色不动,手中茶雪落轻烟。

逢君此乐诚草草,便欲携君卧烟岛。

海上千年白鹤飞,世人胡为而自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倪瓒所作,题为《醉歌行次韵酬李徵君春日过草堂赋赠》。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徵君在春日里访问草堂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杜陵昔年有茅屋”,以杜甫的故居起笔,引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接着,“浣花溪边锦江曲”描绘了春日里溪水潺潺、江面如锦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随后,“古人不见春风来,桃李无言自山麓”两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的赞美。

“石床藓涩青泥乾,决渠流水夜潺湲”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山间景象,水流潺潺,石床苔藓覆盖,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意境。“可怜宝剑埋黄土,空馀山月照波间”则通过宝剑与山月的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怀念与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接下来,“今我不乐空怀古,短世长年谁比数?”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花下那知李白来,山鸟恣歌童亦舞”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欢乐的场景,李白的典故在这里被巧妙地融入,增添了诗的文学色彩。“酒酣大笑五情热,作相形求筑岩说”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畅饮、谈笑风生的愉悦时刻。

“夷齐相逝居首阳,逍遥采薇饱芳洁”引用了伯夷、叔齐的故事,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勿歌虞夏神农诗,贤愚等是百年期”强调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认为贤者与愚者的区别在于对时间的利用。“鲁连耻秦亦蹈海,笑尔局促商山芝”通过鲁仲连和商山四皓的故事,讽刺了那些拘泥于小节、缺乏远见的人。“少文壁间对图画,莫待老来难命驾”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等到老年才后悔没有及时行动。“仰看翕忽浮云驰,安得乘螭与之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渴望。“漠漠杨花萦远天,迸壑晴雷惊醉眠”描绘了春日里杨花飘扬、雷声惊醒沉睡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李侯神爽色不动,手中茶雪落轻烟”则刻画了李徵君的神态与品性,以及与诗人的深厚友谊。“逢君此乐诚草草,便欲携君卧烟岛”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份快乐的愿望。“海上千年白鹤飞,世人胡为而自老”以白鹤飞翔的形象,寄托了对自由与长寿的向往,同时也对世俗生活的无常与短暂进行了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故事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为曹佥事画溪山春晓图因题

荆溪之水清涟漪,溪上晴岚紫翠围。

连舸载书烟渚泊,提壶入林春蕨肥。

身远云霄作幽梦,手栽花竹映山扉。

矶头雪影多鸥鹭,也著狂夫一浣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赋翠涛砚

岳翁尝宝翠涛石,今我还珍翠涛砚。

翠涛沄沄生縠纹,云章龙文发奇变。

米芾砚山徒自惜,此砚颠应未曾见。

我初避乱失神物,玉蟾滴泪空悽恋。

珠还合浦乃有时,洗涤摩挲冰玉姿。

书舟轻迅逐凫鹥,喜出火宅临清漪。

松雪磨香淬毛锥,天影江波□碧滋,一咏新诗开我眉。

形式: 古风

题张德常良常草堂

翠壁邻丹灶,青枫背草堂。

琴书聊卒岁,麋鹿自成行。

涧水流杯滑,飞花入座香。

能无问津者,及此系舟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善权洞

来窥善权洞,一上李公楼。

水玦岩前引,云旌松际浮。

然灯长不夜,垂钓只虚舟。

欲读吴朝刻,真成冒雪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