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夙兴

宴安毒于鸩,嗜睡真成蛇。

揽衣待明发,是味岂不佳。

天宇自澄穆,群嚣肃无哗。

喔咿鸡一鸣,众星犹撒沙。

皂荚颒头目,杨枝清齿牙。

炉中结愿香,净几对名花。

澄怀睹道秘,浮念无由邪。

欠伸起三昧,云锦升朝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幽居独醒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夜的沉寂到晨光初现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宴安毒于鸩,嗜睡真成蛇。” 开篇即以比喻手法,将贪图安逸比作毒如鸩鸟之毒,嗜睡则如同陷入长眠的蛇,形象地表达了过度的安逸和懒散会带来精神上的腐蚀与束缚。

“揽衣待明发,是味岂不佳。” 描述了诗人披衣而起,等待天明的情景,虽有“是味”,但似乎暗含着对这种宁静、清醒状态的欣赏与满足。

“天宇自澄穆,群嚣肃无哗。” 描绘了天空的宁静与庄严,群声的肃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喔咿鸡一鸣,众星犹撒沙。” 通过鸡鸣与星辰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规律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皂荚颒头目,杨枝清齿牙。”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起床后的日常清洁活动,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生活的细致与仪式感。

“炉中结愿香,净几对名花。” 描绘了诗人点燃香炉,面对净几与名花,进行心灵的净化与冥想,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澄怀睹道秘,浮念无由邪。”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摒弃杂念,达到心灵的纯净。

“欠伸起三昧,云锦升朝霞。” 最后两句以生动的意象收尾,通过“欠伸”这一动作,引申出“三昧”的概念,即禅定的状态,仿佛在晨光中看到了如云锦般的朝霞,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光明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幽居时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探索。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蒙莫伯镕饷酒携即菁村元举山庄赏菊坐客皆称叹以诗二首谢(其一)

野饮政自乐,何庸拘束交。

穷居阙醇旨,逼此岁欲凋。

冷仙歘照坐,开尝惊韵高。

秋空映黄菊,气澄扫微霄。

携之寿佳客,岂讳十里劳。

供酿者谁子,颇疑人姓焦。

三杯反淳朴,一盏破郁陶。

酒材兼谱至,我醉吟今朝。

形式: 古风

蒙莫伯镕饷酒携即菁村元举山庄赏菊坐客皆称叹以诗二首谢(其二)

迷涂不自觉,坐见六秩交。

霜发凛无几,况此日夜凋。

所寄在酒盏,倾银不辞高。

浇我磊块胸,那复气干霄。

手开赤泥封,不办呼孟劳。

乍纾愁肠回,亦沃渴肺焦。

君甚似江州,愧我非姓陶。

为僚且亲串,酌我非一朝。

形式: 古风

谢洛师蔡尹饷酒

叩门赤县尹,来饷青州酒。

底贡上天阍,馀沥到衰朽。

开尝正及卯,醇旨异失酉。

公不数瑶泉,家还卑玉友。

我时苦无悰,愁绪不论斗。

纷纷方寸乱,飞絮起风柳。

呼儿共一尊,盎盎纯气守。

岂惟诗胆大,更觉魔军走。

寄谢魏阳元,频望扫愁帚。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韵答马用宏朝散

三吴汗漫游,弥月沐风雨。

归来骇贫舍,忽有金刚杵。

岂惟心疾失,顿觉头风愈。

句如冰壶清,格类瓦棺古。

五言有奥境,此段得笺诂。

吾衰久寂寂,笑人忧邓禹。

自贬岂不能,趋竞虞姗侮。

洞庭岩壑秀,信美真吾土。

秋涛浮乾坤,日月互吞吐。

中有七十山,招提称踵武。

归命两足尊,一洗俗谛苦。

但喜经翻贝,那知檄驰羽。

钟鱼走诸刹,衽席讵安处。

洞天隔尘寰,仙境一二数。

毛公金丹成,拔宅已轻举。

空馀朝斗坛,遗址犹可睹。

法城有龙象,今作西山主。

净瓶逗真机,松枝代挥麈。

示我第一义,金篦破昏瞽。

清游怀清标,所恨隔笑语。

茅庐新塈涂,户牖木仅斧。

剧谈伫公来,相望十里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