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一飞惠余一唯图书赞其上甚佳石更名忠恕图置之座右以为居官奉母之规再用眩字韵

善水沃沸焦,善药调瞑眩。

吾岂斯人徒,屏开慈母面。

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练。

孝哉耘瓜子,伤根岂所愿。

升堂致一唯,出门成两见。

遂令李老书,不入韩非传。

吾家桃李园,力行未敢倦。

明知政事拙,稍觉言语贱。

四科定谁先,袖手冰入砚。

会请无言师,宽处著方便。

形式: 古风

翻译

善于用水滋润干涸,良药能调和剧烈的头晕目眩。
我岂止是这类人,如同打开慈母的关怀。
丹青能理解人心,两个字在白纸上显现。
孝顺如耕耘瓜田者,怎愿伤害根基。
在家与出门,行为一致,如同一分为二。
这使得李老的书,未能被收录进韩非的著作。
我家的桃李满园,努力实践从不懈怠。
我深知政务无能,言语间也显得低微。
选拔人才,何者优先,我袖手旁观,让公正决定。
我将请教无声的老师,在宽容中寻求方法。

注释

沃沸:滋润干涸。
瞑眩:头晕目眩。
斯人:这类人。
屏开:如同打开。
丹青:绘画。
素练:白纸。
伤根:伤害根基。
升堂:在家。
出门:出门在外。
李老书:李老的著作。
桃李园:比喻培养人才的地方。
政事拙:政务无能。
言语贱:言语显得低微。
四科:选拔人才的科目。
冰入砚:形容公正无私。
无言师:无声的智慧导师。
宽处:宽容之处。
方便:合适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诗人对友人严一飞的赞美之作。开篇“善水沃沸焦,善药调瞑眩”两句,通过水和药的比喻,表达了严一飞在养母方面的精心照顾和细致入微的情感,水能煮沸表示其孝心的热切,药能治疗眼睛的疾病则是对“瞑眩”二字的巧妙应用,既指身体上的关怀,也暗示了精神上的慰藉。

接下来的“吾岂斯人徒,屏开慈母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赞誉之情,表明严一飞不仅善于照料母亲,而且在母亲面前始终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丹青两字解释为红蓝色泽,常用以形容文章书卷,意指严一飞的书法作品出自素练之手,即其技艺纯熟且自然流露。

“孝哉耘瓜子,伤根岂所愿”则是对严一飞在田间劳作时的小心翼翼,不愿损伤任何生长中的植物根茎,以此比喻其待人接物的细腻与温和。至于“升堂致一唯,出门成两见”,则表达了诗人对严一飞在家庭中的一贯孝道,以及出门后对他人的友善之举给予高度评价。

“遂令李老书,不入韩非传”句中的“李老”指代作者自己,即诗人请求严一飞写下赞美之词,但不愿这些赞誉流传于世,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接着,“吾家桃李园,力行未敢倦”则是对严一飞在自家园中种植桃李,不辞辛劳,以此养育母亲,展现其勤勉不息的孝心。

最后两句“明知政事拙,稍觉言语贱。四科定谁先,袖手冰入砚”表达了诗人对严一飞在政治上虽然能力平平,但语言表达却显得低俗。四科即指古代的书房四角,诗人询问在这静谧处所需的知识和学问谁能领先,而自己则是袖手置之,以冰冷的心态投入到砚台的研磨中去。

整首诗通过对严一飞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孝子、好友以及有着良好品德的人物形象。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篇颇具个人情怀和社会价值观的佳作。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何司法惠示乐善新编赋诗为谢

不读非相篇,人心谓如面。

阴机蜮窥影,巧攫狙伺便。

谁于牛毛端,万念回一善。

此间有堂奥,次第躬履践。

自言不为恶,凛凛三语掾。

世涂多疾人,奇药得瞑眩。

贻我南阳书,补作东平传。

鲁国焉取斯,为语宓子贱。

形式: 古风

余所藏李文才画鹤甚奇伟岁久缣烂各缺一趾偶有善工为补之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

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

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

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

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

形式: 古风

坚老师相访诵法华经如流

八十童颠抹霜雪,琉璃碧眼莲华舌。

不将象步蹴驴骡,坐与如来过小劫。

形式: 七言绝句

张绍贤以诗索佩刀次韵复还之

喜不至流怒不悲,句中铦锋解人颐。

冰霜凛凛笑一吷,三尺有喙金玉词。

二惠肯来但独步,明光殿中文绣具。

便当携此上青云,天子方深南北虑。

吾今老矣君可思,吹毛之珍何所施。

和诗反刀三叹息,莫把神槌困钝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