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一日作是日为孝贤皇后三周忌辰兹以恭奉皇太后南巡不得亲至静安庄酹酒虽预祭以伸哀更临期而馀痛北云遥望七字因成

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惊岁月信如流。

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祗益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名为《三月十一日作》,表达的是对已故皇后孝贤的哀思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独旦歌来三忌周”,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皇后去世后的第三周年纪念日,诗人独自吟唱哀歌。接着“心惊岁月信如流”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如同流水般匆匆过去,让人感到心惊。

“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两句,将清明节与齐鲁之行联系起来,通过具体的节日和旅行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思念。清明节本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而齐鲁游则可能是与逝者有关的记忆或共同经历,这些都成为了诗人难以忘怀的情感寄托。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新琴”与“旧剑”分别比作新的事物与长久相伴的事物,表达了对旧情的珍视和对新事物的无奈。诗人似乎在说,新事物终究无法替代旧情的深厚,就像新琴无法取代旧剑的陪伴一样。

“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祗益愁”两句,描绘了圣湖边桃柳繁茂的景象,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圣湖的美景与诗人的愁绪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旧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北高峰极顶

南北两高峰,北胜南姑舍。

适际天气佳,峰头一驻马。

琅霄拂仙籁,吴山皆在下。

江海一杯水,向我眼前泻。

涤尽万虑尘,何有閒愁惹。

巡檐古作无,曲高和者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冉至韬光题壁

前日坐韬光,观海穷境远。

今日登高峰,韬光又平坦。

以此识万理,进界无止满。

徒爱境致幽,辄复纡画䍐。

岚翠度重重,径险遵踠踠。

山鸟及山花,夹道纷不断。

松翻绿云涛,竹带碧琅粉。

不历百磴艰,安知十里近。

山僧纵惯经,和南笑而莞。

形式: 古风

云林寺二十韵

灵隐古禅林,佳称乃自今。

佛原泯名象,天与辟幽深。

奇绝惊初见,清閒试重寻。

峣峦先陟顶,静室一开襟。

自内尤综要,居高总照临。

澄怀参月相,对面赏云岑。

稍憩尘中迹,聊清物表心。

冷侵泉漱玉,静听涧调琴。

乍启玲珑窍,凭吹金石吟。

呼猿时踔洞,招鹤早鸣阴。

辨茗传初火,攀松验五针。

洞天穷窈窕,乳窦注渟涔。

路尽忽开豁,岩攒复郁森。

线光常漏日,鸟道欲扪参。

丹閟仙人灶,草生王母簪。

栖嵓錾龙象,镇海恊祥祲。

萝薜蒙櫹蔚,云霞护嵂嵚。

认峰垂羽翼,续句美球琳。

谁识西来意,徒嗤门外音。

便当旋翠跸,无逸以为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天竺

天竺近云林,便途因冉至。

溪溯源更清,竹当春益翠。

秀润挹明湖,澹泊标初地。

冷然磬鱼声,飒尔烟霞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