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向禅师开山石壁

虎驯石上倚藤枝,细把兴亡问向师。

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书向禅师开山石壁”为题,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虎与石、藤枝的互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首句“虎驯石上倚藤枝”,描绘了一只驯服的老虎在岩石上依靠着藤枝的姿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景。这里的“驯”字不仅指老虎的温顺,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预示着接下来诗句中的主题——历史与自然的对话。

次句“细把兴亡问向师”,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意图,即通过与“师”的对话来探讨历史的兴衰更替。这里的“师”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见证者,或者是某种超然的存在,象征着时间与智慧的积累。诗人通过与“师”的交流,试图探寻历史背后的深层意义和规律。

后两句“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千柱已随烟焰”暗示了历史上的辉煌建筑或文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如同被烟雾和火焰吞噬,象征着历史的无常和易逝。后一句“何如表刹未开时”则提出了一个对比性的问题,即在这些辉煌之前,事物是如何开始的?这不仅是对历史起点的追问,也是对创造与发展的思考,引导读者去想象和探索历史的起源和初始状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反思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篇关于时间、存在与价值的沉思录,激发人们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

老火无踪雁有声,雨絻战伯八纮清。

西风帆落昆山晓,隐隐青岑玉色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中秋月

月是寻常月,云胡迥鲜洁。

老火日就灺,尽扫群阴屑。

三万顷天秋作底,连天灏气清如水。

金波炫转光流澌,团团曷若初学眉。

玉虹跨水腰百围,翩然飞佩湖云低。

尺箠缓把单于笞,且复鞭虹随月飞。

月中先枝少年日,老蟾老兔曾相识。

镜里功名两鬓青,却碾冰轮洞八纮。

形式: 古风

送王侍郎改除二首(其一)

阖闾春秋城,风烟俟时振。

乾坤不改色,民物见天定。

因仍古道漓,靡然随俗移。

中流屹颓澜,万派皆东之。

沈机静弗哗,澄湛物斯格。

和煦生点点,阳春苏额额。

翩翩不容驻,宣化思盟主。

问之何因尔,去留有常数。

真宰知何心,惜闲如惜金。

天悭不容破,破不为佞壬。

我知真宰心,暂适沧洲趣。

恐此复偶然,还须济川具。

形式: 古风

送王侍郎改除二首(其二)

泉石岂不好,老我泉石心。

可无鹪鹩枝,来傍威凤林。

凤兮千仞翔,览德斯下临。

青冥丛玉霄,洞视潜伏深。

枪榆六月息,共听朝阳吟。

梧桐生朝阳,老干垂层阴。

夕霭联晨霏,凉入薰风琴。

扣弦借清商,千里秋沈沈。

乡来嘲哳声,不复沸釜鬵。

卷舌绝音响,泯默如病瘖。

采羽仍嘤嘤,善类还愔愔。

醴泉与竹实,报效杳莫寻。

且复事颂祷,耸德齐巍岑。

词藻苦羞涩,戛击非球琳。

伫为王者瑞,九成仪韶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