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立斋先生

童牙苦呫毕,嚼瓜灯烬烂。

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

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

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

形式: 古风

翻译

孩童牙齿还未长齐,咬碎瓜皮灯芯残
他的智慧如山峰高耸,只能从字句中窥探
深奥的道理被尘埃遮蔽,他用健笔书写如急流
睁开眼看见天地燃烧,才明白写字是多么艰难
百花千态皆逊于一实,根本稳固能经受寒冬

注释

童牙:孩童的牙齿。
苦呫毕:还未长齐。
嚼瓜:咬碎瓜皮。
灯烬:灯芯残余。
衡缩:比喻智慧的高度。
丘:山丘。
才:仅仅。
文字:书面知识。
精微:深奥微妙。
隔几尘:被尘埃遮蔽。
健笔:有力的笔触。
流湍:急流。
开眼:睁开眼睛。
燎:燃烧。
始识:开始明白。
用书:写字。
千葩:百花繁多。
一实:单一实在。
本根:根本。
耐岁寒:能经受寒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儿时的学习经历,通过对比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学习的艰难与乐趣。首句“童牙苦呫毕”,形容孩子在学习说话时的艰辛,而“嚼瓜灯烬烂”则是用孩子啃咬瓜果的场景来比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接着,“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诗人通过比喻一个小孩试图攀登比自己身材还要高的小山(即“衡”),形象地表达了学习书写文字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里的“文字”不仅指书写,更包含了文化知识的积累。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则是对诗人练习书法的情景进行描绘。“精微隔几尘”表明字迹细腻,每一笔都经过精心的磨练;而“健笔抵流湍”则形容诗人笔力雄健,能够像阻挡奔腾的溪水一样坚定不移。

“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诗人通过“开眼”一词,意味着视野和知识的拓宽,同时也意识到学习书籍的艰辛,这里的“天地燎”是对广阔无垠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的一种感受。

最后,“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诗人通过比喻植物在严冬中坚守其本真,表达了对于知识积累和个人的成长持之以恒、不懈怠努力的态度。这里的“千葩”指的是枝叶繁茂,而“一实”则是指坚守自己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学习过程的回忆与反思,以及对知识积累和个人的成长持之以恒的态度。

收录诗词(19)

车若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立斋先生雁山韵

洗山出穹石,削空蹲苍城。

一清屹万古,何物相与形。

步涉贪深游,往往神所兵。

立斋立千仞,天地鉴清声。

平平溯龙准,不见猿鸟惊。

斯道今泬寥,斯人世重轻。

擎天只柱健,此嘱谁堪膺。

形式: 古风

思远

白兔速圩顶,暗壁收遗编。

握之不盈掬,而能千万年。

天地可无人,秦火乃可然。

其粗洒埽间,其精造化先。

后来读书者,暗引佛与仙。

之人胡弗灵,所论各有偏。

嚣祲碍亭毒,三精惨不鲜。

涂饰为善治,制作埋九渊。

固有二三子,梯级堪攀缘。

夜永发孤啑,思远能废眠。

拔地为五岳,岂其高到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偶书呈雪溪葛守正

秦埃幻六籍,斯文天地屯。

詝言嘈万喙,渺不游其津。

作者能几何,落落星已晨。

单其千载传,觑斑尤苦辛。

毫芒忽有会,不能全吾神。

颇怪十年前,出语辄可人。

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寄鲍府教宏博

漆文虫章孔壁冷,秦烟不烬收馀矿。

人心万古无代谢,六龙当天枢极炯。

赤帝芟嬴能几年,丛葭乱苇书千千。

商盘周敦赝今古,魏殿吴宫凿后先。

汗将九牛牵不上,从容一丝经万象。

百年文献来典谟,我欲盟君分石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