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名为《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友人唐质肃公的崇高评价。
"偶歇延英对,如何遽不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偶然停留的地方,面对着延英殿,内心涌动着对唐公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延英"二字既是实指,也象征着高贵和尊荣,而"如何遽不来"则流露出诗人渴望与唐公相见的心声。
"恤恩天子厚,遗直世人哀。"
这里的"恤恩"意味着皇帝对臣子的深情厚谊,而"遗直"则是指皇帝将忠诚正直之士留给后世,让他们成为人们怀念和赞颂的对象。这两句强调了唐公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以及其正直品格被后人所铭记。
"路转侵龙耳,星沉近斗魁。"
这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诗人对唐公才华和地位的赞美。"路转侵龙耳"形象地描述了唐公的地位如同高山峻岭,几乎触及天际;而"星沉近斗魁"则将其才华比作璀璨之星,光芒四射,接近于北斗七星之首。
"送车知几乘,莫赋泰山颓。"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唐公离别的不舍,以及希望他能珍惜自己的才华和荣誉。"送车知几乘"意味着送别时的深情,而"莫赋泰山颓"则是告诫唐公要像泰山一样坚不可摧,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受损。
这首诗通过对唐质肃公才华、品格和地位的赞美,以及对友谊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