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其一)

恭甫铨曹期不来,兴高迹滞令人猜。

鸣鞭走马通宁报,捷径冲泥冒雨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创作的《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如期赴约的关切与期待。

首句“恭甫铨曹期不来”,点明了友人史恭甫原定一同出游茅山的计划,却未能如约而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缺席的遗憾之情。接着,“兴高迹滞令人猜”一句,诗人以自己的情绪反衬友人的缺席带来的疑惑与猜测,流露出对友人行踪的关心与担忧。

“鸣鞭走马通宁报,捷径冲泥冒雨回”两句,诗人想象友人为了尽快告知自己已经到达镇江,不惜冒着风雨,选择捷径,急驰而回的情景。这里不仅体现了友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间的默契。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如期赴约的关切与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湛若水以其独特的文笔,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不失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用前韵送司马莪峰先生考绩癸巳十一月十六日

莪峰相见服俱青,怀抱经纶是大经。

署事初筵随接篆,论心倾盖已忘形。

历扬勋业瀰中外,笑比迂儒愧径庭。

此去报君兼鲁政,更看北斗耀文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寿少司空姚先生

东泉先生吾低头,去岁倾盖公生秋。

造父轻车仍熟路,庖丁芒釰不全牛。

早将文苑开闽桂,每见先声遁虏酋。

方驾清流欺逝水,欲从高步陟尼丘。

司空简在咨畴若,报政应同府事修。

骥子超先空北冀,凤雏联翼瑞西周。

喜逢初度春方半,遥想华晨乐未休。

试问当筵谁戏彩,贤郎系藉在瀛洲。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走笔答柯双华佥宪

双华笔端语,读之乱心绪。

何如待高秋,相约祝融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题湛渎桥

何年姓此渎,天设岂无因。

五百年来我,题诗过暮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