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歌

天马天上龙,驹生天汉间。

两目夹明月,蹄削昆崙山。

元气饮沆瀣,跃步超人寰。

天上玉帝老不骑,饥食虎豹晓出关。

灭没流彗姿,歘忽紫电颜。

黄道三十六万里,日驰周天去复还。

时乎降精渥洼中,龙性变化终难攀。

天马来,瑞何朝。化为龙,应童谣。

驺虞仁兽耻在坰,龙亦绝迹归赤霄。

风沙岂无大宛种,虽有八极安能超。

天马来,云雾开。

天厩騕袅鸣龙媒,龙媒不鸣鸣驽骀。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马如龙腾空,驹儿诞生在银河之间。
双眸闪耀如明月,蹄子锋利似昆仑山峦。
元气浩荡饮天地精华,飞跃人间超越凡尘。
天宫玉帝不再骑行,清晨虎豹饥饿出关寻食。
消失又重现,如流星彗尾,瞬息紫电般耀眼。
黄道绵延三十六万里,日行周天往返无尽。
神马降生在渥洼池,龙性难以捉摸,变化无穷。
天马降临,吉祥何时现?化为龙,回应孩童歌谣。
驺虞仁兽不愿远离人群,龙踪已绝,归于天际红霞。
风沙之地虽有良种,但八方极地怎能超越。
天马出现,云雾散开。
天宫马厩中骏马嘶鸣,龙种之马不鸣,只闻劣马声。

注释

天马:神话中的神马。
龙:龙形神物。
驹:小马。
天汉:银河。
昆崙山:古代神话中的名山。
元气:宇宙原始的元始之气。
沆瀣:自然界的露水和夜气。
玉帝:道教神话中的天庭主宰。
虎豹:猛兽。
灭没:消失再现。
歘忽:瞬间。
黄道:古人对太阳运行轨迹的称呼。
周天:一圈天球。
渥洼:古代传说中的神马出没之地。
瑞:吉祥。
童谣:儿童的歌谣。
驺虞:古代象征仁德的神兽。
坰:郊野。
大宛:古代西域产良马之地。
八极:四方极远之地。
騕袅:形容马匹矫健。
鸣:嘶鸣。
龙媒:指神马。
驽骀:劣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壮的天马图景,充满了强烈的神话色彩和想象力。开篇“天马天上龙,驹生天汉间”即设定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天马不仅生于人间无法触及的高空,而且其出生地点是在星辰之中,这已经不是普通生物所能比拟。

诗中的“两目夹明月,蹄削昆崙山”则进一步描绘了天马的非凡特征,其眼睛能与明亮的月亮相辉映,蹄子能触及连绵的高山,这些都在强调其超自然的能力和力量。

“元气饮沆瀣,跃步超人寰”则表达了天马吸取着宇宙之气,行走于人类的认知范围之外,其动作轻盈而又威猛,超越了凡人的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灭没流彗姿,歘忽紫电颜。黄道三十六万里,日驰周天去复还”则展现了天马的神秘与迅速,其形态能随时变化,如同流星一般难以捉摸;而其行进速度之快,则如同太阳般环绕天际,不断地穿梭于宇宙之间。

“时乎降精渥洼中,龙性变化终难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自然生命的赞叹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无奈,因为这等生命形态和能力,对于人类来说是永远无法触及和理解的。

最后两句“天马来,瑞何朝。化为龙,应童谣”则似乎在描述一个吉祥的到来,这或许是一种预兆或者征象,同时也可能是对传说中天马能够变化成龙这一神话的呼应。

整首诗通过对天马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和宇宙力量的敬畏之心,以及对那些超越常人认知的生命形态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66)

宋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字:子虚
  • 籍贯:元平江路

相关古诗词

太白扁舟图

锦袍烟艇夜郎西,酒思金銮入直时。

不道相思杜陵老,愁吟落月屋梁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忆旧寄金陵冯寿之

忆昔江东日,离居托孟邻。

儒家见君好,谈席偶情亲。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气新。

骊珠惊俗眼,琼树倚芳晨。

《大雅》今重睹,奇才岂易伦。

珊瑚生海网,汗血出天津。

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

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

射策应先手,藏环定后身。

巨流思待济,吾道诎当伸。

落魄伤迟迈,依栖笑隐沦。

三年为倦翼,万里作穷鳞。

伏枕思霜橘,归溪恋紫莼。

鸿稀石城信,鱼隔太湖滨。

故宅閒多草,空船独采蘋。

夜吟酬蟋蟀,暮景叹麒麟。

老恐襟期断,悲怀辙迹陈。

旧峰还似洛,淮水想犹秦。

胜地登临数,殊乡梦寐频。

潮吞李白月,花动谢安春。

有兴须相觅,无聊漫自呻。

休疑交契阔,尚觉胆轮囷。

远物那堪赠,佳音欲细询。

劳歌因奉寄,题罢更沾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月上人还西湖

南峰归度夏,旧业在烟霏。

半夜闻清磬,一灯明翠微。

云萝寻寺远,猿狖见人稀。

想到经行处,天花绕锡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长门怨

金壶咽泪莲花涩,银箭浮迟渴乌泣。

知更阿监罗袜冰,暝对星河玉阶立。

内官唱漏催晓筹,芙蓉梦破燕支愁。

起来妆罢窥绣户,三十六院残烛幽。

建章风传凤吹远,翠华晨幸昭仪馆。

箜篌不语心自语,愁长如天恨天短。

红裀暖踏杨花雪,绛缕閒封守宫血。

鹦鹉空猜警跸声,春寒紧护流苏结。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