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

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

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的壮丽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军事活动的精细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精神的赞美之情。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开篇即以边境的荒凉与紧张的军事气氛拉开序幕,展示了一幅边防严密的情景。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这里的“上宰”指的是皇帝,而“调梅寄”则是借用古代将领在边关种植梅花作为纪念的手法,表达对远方将士的思念。同时,“元戎细柳威”则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整齐与威武。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武貔即猛兽,比喻战车之迅猛;鹰隼则是猎鸟,比喻骑兵之敏捷,展示了军队的动态和力量。

“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这里通过对贵重器物——玉匣(玉制的容器)与金舆(金饰的车辆)的描述,暗示着统帅或将领在战地的高级策略讨论,以及他们的尊贵和权威。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这两句通过对酒宴与服装的描写,表现了边塞军士们在休息时刻不忘战争的紧迫感,以及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有所准备。

“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最后一句则是劝诫之辞,告诫不要认为公孙老(历史上的一位名将)已老,无需再战。诗中通过“行闻”和“奏凯归”,表达了对军中将士们即将取得胜利的信心,以及他们凯旋而归后的场景。

整首诗语言豪放,意境雄浑,既展示了边塞军事生活的独特气息,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边疆戍守者的赞誉和期待。

收录诗词(39)

李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

日逐滋南寇,天威抚北垂。

析圭行仗节,持印且分麾。

羽檄双凫去,兵车驷马驰。

虎旗悬气色,龙剑抱雄雌。

候月期戡剪,经时念别离。

坐闻关陇外,无复引弓儿。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

暮归泉壤隔,朝发城池恋。

汉畤结愁阴,秦陵下悲霰。

骎骎百驷驰,悯悯群龙饯。

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霰]韵

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青阳御紫微,白云下彤闱。

浃壤流天霈,绵区洒帝辉。

水如银度烛,云似玉披衣。

为得因风起,还来就日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