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镜湖家藏花卉册

种花满庭前,开落异悲喜。

安得春常在,日日斗红紫。

谁把丹青笔,设色细摹拟。

秾馥萃四时,眼福真可喜。

借问藻缋人,道是桐圃李。

流传近百年,有名标画史。

可惜不留题,难识真姓氏。

开卷一怃然,临风空仰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题林镜湖家藏花卉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郑国藩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幅花卉册页的欣赏与感慨。

首句“种花满庭前,开落异悲喜”以种花满园的景象起笔,引出花开花落的不同情感体验,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着,“安得春常在,日日斗红紫”表达了诗人对永恒春天的向往,希望每天都能欣赏到花朵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象。

“谁把丹青笔,设色细摹拟”赞美了画家的技艺,通过细腻的色彩描绘,将花卉的形态与神韵生动地呈现出来。接下来,“秾馥萃四时,眼福真可喜”则赞叹了花卉四季皆美的特点,让观者大饱眼福。

“借问藻缋人,道是桐圃李”询问画家的身份,猜测可能是绘制桐树与李树的艺术家。最后,“流传近百年,有名标画史”指出这幅作品已经流传百年,并且在绘画史上留下了名字,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可惜不留题,难识真姓氏”表达了遗憾之情,因为没有留下画家的题字,无法得知其真实姓名。最后一句“开卷一怃然,临风空仰止”则是诗人面对画册时的感想,既有对画作的赞赏,也流露出对未能直接了解画家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花卉册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以及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138)

郑国藩(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 字:晓屏
  • 号:似园老人
  • 籍贯:潮州

相关古诗词

读史有感

蒲柳春葳蕤,临风绿薿薿。

岂有千岁姿,漫作松柏比。

老鹤天际来,矫翼忽爰止。

东皇指之笑,假物徒尔尔。

金石有泐时,况乃橘与枳。

驺子过寒谷,吹律送春回。

坐看冰雪地,郁郁生麰来。

上有百尺松,突兀凌风埃。

俯视凡草木,孰是岁寒才。

借问造物意,庶几栽者培。

形式: 古风

方君柏秋为子完婚以诗贺之

婚礼始伏羲,俪皮定其制。

薄物岂足重,所重在礼意。

踵事渐增华,六礼乃明备。

百两咏周诗,文胜反滋弊。

俗见侈全厅,益失古人义。

欧化近输入,文明寓调剂。

费省礼仪详,盛事期可继。

我友柏秋君,数典从新例。

儿妇嘉礼时,会堂宾济济。

我欲远观礼,筋力难自致。

聊寄诗一章,用祝螽麟瑞。

形式: 古风

静处

常于静处著閒身,别是清虚冷澹人。

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

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

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竹居

檐外竹珊珊,空房住一间。

无人曾到此,老子有馀閒。

土蚀铜壶缺,苔滋粉壁斑。

于焉自成乐,遮莫笑痴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