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燕台杂感(其二)

南海明珠望已虚,承安宝货近何如。

攘输啙俗同头会,消息西戎是尾闾。

邾小可无惩虿毒,周兴还诵旅獒书。

试思表饵终何意,五岭关防未要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左宗棠所作的《癸巳燕台杂感(其二)》,诗人以南海明珠和承安宝货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首句“南海明珠望已虚”暗示了对外交关系的期待落空,明珠象征着国家的财富或外交优势,而“虚”字则透露出失望之情。次句“承安宝货近何如”进一步追问国内财富状况,承安宝货可能指重要的物资或财富来源。

第三句“攘输啙俗同头会”,通过“攘输”(贸易)和“啙俗”(世俗风气)的描绘,批评了当时的贸易政策和风气,认为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国家利益受损。第四句“消息西戎是尾闾”则指出边疆局势的紧张,西戎可能指西部边疆的敌人,尾闾比喻国家财富的流出地。

第五句“邾小可无惩虿毒”引用历史典故,警示人们不应忘记邾国因小失大的教训,此处的“虿毒”比喻潜在的危机。第六句“周兴还诵旅獒书”借周朝兴衰的历史,提醒人们警惕类似周朝因外患而衰败的前车之鉴,旅獒书可能指警示边防的文献。

最后两句“试思表饵终何意,五岭关防未要疏”总结全诗,提出对表面和平策略的质疑,认为在边境防守上不能掉以轻心,五岭关防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

整体来看,左宗棠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内外形势的深刻忧虑,以及对加强国防建设的主张。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癸巳燕台杂感(其三)

青青柳色弄春晖,花满长安昼掩扉。

答策不堪宜落此,壮游虽美未如归。

故园芳草无来信,横海戈船有是非。

报国空惭书剑在,一时乡思入朝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十十九岁自题小像(其一)

祇恐微才与世疏,圣明何事耻端居。

河渠贾让原无策,盐铁桓宽空著书。

学道渐知箴快犊,平情敢妄赋枯鱼。

幽间岁月都无累,精舍优游乐有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十十九岁自题小像(其二)

机云同住素心违,堪叹频年事事非。

许靖敢辞推马磨,王章犹在卧牛衣。

命奇似此人何与,我瘦如前君岂肥。

来日连床鸡戒晓,碧湘宫畔雨霏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陶氏园听彭山人琴

山边亭子花之阴,癯仙开囊调素琴。

洞庭秋老叶初脱,夜壑春深龙一吟。

中有羲皇不尽意,世无夔旷谁知音。

我家湘上水云窟,岁晚鼓棹来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